2)第163章 【朕决定让他们打】本章是安史之乱的开启_大唐第一莽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贼安敢欺我,竟于暗中劫我军械。”

  “奇耻大辱,奇耻大辱,臣乃武夫,一腔肝胆,为国戍边多年,始终任劳任怨,无抱屈,无不平。”

  “唯此折辱之事,武夫义愤难平,劫我军械者,如杀我父母,此不共戴天之仇,唯有生死而加之。”

  “然则臣乃陛下之臣,莫敢私自启用刀兵,即使激怒攻心,犹然强行忍受,先发奏疏于陛下,表明臣之磊磊忠诚,奏疏之后,方才起兵……”

  “以此恭敬,显臣之忠。”

  “天宝四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敬拜变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一封很长很长的奏疏,通篇全都在抱屈诉苦。然而无论再怎么抱屈诉苦,依旧掩盖不住起兵的本意。

  这封奏疏才一发至长安,顿时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

  无数朝臣或惊或喜,又或者抱有别样心思,大肆攻讦,议论纷纷,攻讦藩镇桀骜者很少,指责郭子仪者极多,连续三日早朝,始终不曾弥消。

  自始至终,皇帝一直摆烂。

  任凭朝臣们争论,任凭各种争吵,仿佛已经昏庸糊涂,始终拿不出帝王的决断。

  直到第四日,又是早朝时。

  皇帝终于‘像是’有了一点精力,终于‘想要’处理这一件大事。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皇帝的处理方式何等奇葩。

  大唐早朝。

  太极殿中。

  唐玄宗深深打了个哈欠,仿佛强睁着老眼昏花的眼,忽然笑呵呵一声,慢悠悠的道:“安禄山这个武夫,想不到竟是写了一笔好文章,看看他的奏疏,通篇之乎者也,不但文采斐然,而且诉述清晰……”

  “朕很欣慰啊,大唐武将竟然文武兼备,此乃朕之用人精明,诸位爱卿可还佩服?”

  直接冷场。

  很多大臣满头黑线。

  一件几乎可以动摇国本的大事,藩镇起兵要去攻打一个镇守大将军,然而在陛下的口中,竟然成了一件有趣的事……

  不但不担心,反而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用人精明,认为大唐的武将文武兼备。

  那是个藩镇节度使啊。

  麾下执掌着八万精兵。

  如果再算上其亲信史思明执掌的平卢藩镇,以及另一个亲信执掌的河东藩镇,等于安禄山同时握有三镇大权,总兵力达到了骇人的十九万余。

  十九万兵马。

  而且全是边军!

  虽然这人在奏疏里表明,只会起兵五万入关报复,但是谁又能确定,他真的只是起兵五万?

  如果战事打的极为顺利,发现关内力量毫无反抗之力,到时候恐怕就不是起兵五万那么简单,到时候恐怕是十九万大军一齐入关。

  嘴上说要报复郭子仪,派出五万大军横扫山东。

  可是横扫了山东之后呢?

  是不是会进一步的想横扫河南?

  然后,再继续,打进关陇,谋朝篡位。

  ……

  “陛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