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八章长平公主_大国崛起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鸿飞让戚红英攻取通州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清军,以解南京危局,至于是否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这点李鸿飞倒是不怎么担心。

  清军南下没多久,这通州也是最近几个月才被清军夺去,加上扬州大屠杀事件,距离通州极近,甚至有不少老百姓的亲戚,就是扬州人。

  所以附近老百姓对清军根本没什么好感,戚家军若是据城而守,凭借其强悍的火器打击能力,加上城内老百姓的帮助,顶住十几万清军一两个月,根本没问题。

  清军若是全力围剿戚家军,自然没办法对南京造成威胁,届时各路勤王大军汇聚,则可趁势杀入江北,既解了南京之围,又能救援戚家军,甚至还能借此北伐,夺回扬州等地,可谓是一举多得。

  戚红英主动出击,率领五万大军攻入通州,而满清这边,多铎在与阿济格商讨一番后,分出十万大军,配合阿济格的西路大军一道,往当涂县进发。

  多铎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至今,虽然连番大战,损失了十多万,却也从各地招纳了差不多的降军,除了各州县守军,以及分给阿济格的十万大军之外,多铎本人手上,还有十三万大军。

  留下三万大军镇守扬州,多铎亲自率领十万大军,朝着通州方向而去。

  除此之外,清军水师四百多艘战船,也一同出击,准备堵截戚红英的退路。

  就目前看来,李鸿飞这个围魏救赵之计,似乎很成功

  多铎“中计”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最令李鸿飞高兴的,是他居然又升官了。

  没错,李鸿飞见过朱由检后,在史可法的极力推荐下,李鸿飞被临时提拔为南直隶防务总督,全权负责此次南京战事。

  明初时期,常遣尚书、侍郎、都御史等官,至地方安抚军民,或主管兵事,事毕复命,名义或称巡抚,或称镇守。

  后以镇守侍郎与巡按御史不相统属,文移往来不便,乃定为都御史巡抚,兼提督军务等名称。

  所辖多重者加总督,专务总督以所辖专务为职,提督军务为辅。

  地方总督多因防边或镇压人民而设,以所辖地区军务为主,这些总督因事而设,事毕即撤。

  李鸿飞这个防务总督,就是因为南京战事而设置,总理军务的同时,也能插手民事,但凡与战事有关的,都归他管。

  其职责与先前史可法督师一职差不多,并非明朝的官职,一般用于战时任命,待战争结束,职务自动解除,有些类似后世的战区总指挥。

  而史可法之所以称为督师,因为他属于文官,而且是兵部尚书,李鸿飞只是地方官员,最高只能挂总兵衔,属于武将,所以自动归为了总督。

  李鸿飞这火箭般的升迁速度,主要还是归功于戚红英跟史可法。

  之前戚红英押送李率泰等俘虏面圣时,就曾为李鸿飞说过好话,说是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