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零三章雨花台会战_大国崛起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中文!网..,

  ,为您。

  凤台山一役,张超一部抓住机会,主动出击,吃掉了清军的前锋部队,令清军意识到了分兵的危险,之后阿济格迅速调整战略,不再分兵,而是抱团前进,稳扎稳打,不给明军丝毫钻空子的机会。

  故而之前设定的层层阻击计划,被迫搁浅,无奈之下,李鸿飞只好集结部队,与清军正面对战

  崇祯十八年六月初一,英亲王阿济格,率领二十万大军猛攻南京雨花台,南京军民在城防总督李鸿飞的率领下,于安德门外,正式打响了雨花台会战。

  安德门是明代南京十八座外城城门之一,因为南京三面环山,外城城墙的修建相对复杂一些,为了进出方便,开出的城门也足足多达十八座。

  不过李鸿飞如今据守的这座安德门,与其说是城门,倒不如说是个遗址,由于年久失修,加上明太祖朱元璋,早前也没打算,将国都建立在南京(原本是定都凤阳),所以当初很大部分资源,都用在了凤阳郡。

  后来朱棣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南方从此无战事”,南京的城防建设,更是不了了之,不少外城的城墙,甚至因为经费的原因,最终变成了烂尾工程。

  依托这样的城墙守卫南京,无异于自寻死路,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出城作战。

  李鸿飞之所以陈兵七万于安德门前,主要是因为,这里属于西面进入南京的必经之地,而且左右环山,中间虽属平原,场地却并不算宽广,至少对于几十万大军来说,还是比较拥挤的,这样的地势,恰巧能有效限制大规模骑兵的冲锋。

  左右两边山峰并不一般高,左边山峰略险,最高处达到两百多米,且山势陡峭,骑兵难以逾越,李鸿飞将有所损耗的张超一部,调往守卫,防止清军步兵袭扰侧翼。

  而右边说是山峰,不过是相对高一点的土丘罢了,最高处不到一百米,山势舒缓绵延,甚至因为两头皆为斜坡,一旦清军骑兵冲上了坡顶,则很有可能顺势而下,直击李鸿飞的中军。

  为此,李鸿飞不仅将郭胜的一师调往驻守,更调拨了一万步军,协助御敌。

  当然,从左右突进,只是清军的备用选择,中间可是平原,若能直接从中间突破,谁会去攻打那些地势险要的区域?

  阿济格要做的,就是集中力量,从一个点突破,凿穿明军阵型,然后全军掩杀扩大战果。

  李鸿飞率领苏州新军第三师,以及剩余联军,总共五万多人,布置在这六里多宽的平原地区。

  看着前后左右黑压压的大军,李鸿飞一时间豪情万丈,这才是军队,这才是气势!

  以前从电视上看到的那些,简直弱爆了

  尽管李鸿飞坐在特制的,两层楼高的指挥战车上,可是举目望去,甚至一眼望不到头。

  “难怪古人打仗,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