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三一章朱媺娖_大国崛起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中文!网..,

  ,为您。

  李鸿飞虽然早就卸任了苏州知府,但他那套工业致富的思路,一直被吴浩沿用着。

  随着海外贸易的越发繁荣,苏州官府再次加大了投资力度,正式调拨专项资金,扶持一些中小型企业,帮助其扩大产能。

  如今大明的商品,在全世界都是最顶尖的,只有产能不够的情况,根本不怕扩大生产后,造成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

  眼瞅着一些小商贩都开始赚大钱,之前还在抗议改革的士大夫阶层,终于坐不住了

  士大夫阶层,拥有几百年的资产累计,这要是放在欧洲,那便是拥有极强势力的财阀巨鳄。

  经过一两年的“斗争”,士大夫们也发现,朱由检这次是铁了心,要将改革进行到底了。

  好在改革削掉的,只是读书人的特权,而且随着各地义务教育的普及,连五岁孩童都能读书认字了,不难想象,今后读书人越来越多,而那些特权,似乎也变得不那么特殊了。

  一旦士大夫们,在读书人特权方面妥协,那似乎也就没什么好抗议的了,眼看一个个穷鬼,都通过开办工厂赚了大钱,再不下手,怕就真的没机会了。

  于是,朱由检实施的全面改革,在经历了最初的经济低迷阶段后,随着士大夫阶层,将大量现金投入各地工商业领域,南明的经济,终于有了质的飞跃。

  官府经营重工业,财阀入主轻工业,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轻工业的遍地开花,使得原本因为蒸汽机的出现,导致部分工业劳动者失业的情况,直接消弭于无形。

  士大夫阶层的急不可耐,反而真正成全了朱由检的这次全面改革。

  随着蒸汽机的普及与多样化衍生,苏州地区,已经率先展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且进入了资本主义初级阶段。

  崇祯二十年(1647年)八月初三,宜祈福、开市、立券、挂匾。

  同样在这一日,苏州宝山镇发生了一件大事

  宝山镇紧邻上海县,又是长江水道出海口,早年间,由于这里矿产资源丰富,苏州商人为了私开矿业,曾集资修建了一座码头。

  后来李鸿飞将这里作为军事基地兼重工业园区,为了方便军队以及物资调动,码头被逐步扩大,加上又接管了长江水师,李鸿飞更是让接替他职务的吴浩,在宝山建起了造船厂,准备在这里建造大明的新式海军。

  造船厂一年前就以建成,技师、工匠也全部就位,但因为李鸿飞的阻拦,宝山造船厂一直没有开工造船,船厂的工人也仅仅只是,负责维修郑芝龙留在崇明岛的长江水师舰队,达到熟练技巧的目的。

  之前一直没有开工,并不是造船厂没有技术,又或者官府缺钱,而是李鸿飞一直在等。

  他在等蒸汽机的研究进展,直到五月份,李泽水研究出新型蒸汽机,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