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9章清君侧?_大国崛起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一场战斗的失利,从而撤掉前线的副帅,看似太过牵强,实则又属于必然。

  且不说战斗失利需要有人负责,单就郑芝龙,李鸿飞相继被削权就可以看出来,戚红英在这个位置上迟早坐不稳。

  拥兵自重的将军,永远是当权者最忌惮的,历史上“岳家军”“杨家将”这些但凡带有家族性质的军队,往往都没什么好下场,所以这并非偶然。

  康熙当年宁愿冒着灭国的危险,也要坚持撤掉三番,同样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所以戚红英被撤职,一点也不冤,这时候不顺势退下,今后等待她的,或许就是“莫须有”了

  “这次朝廷做得太过分了,当初成立国防部之时便说好了,朝中大臣不能随便干涉前线指挥官的决策,他们倒好,几乎三天一道命令地催促,这不是严重影响了指挥官的决策吗?”郑成功没好气道。

  自从成立国防部以来,朱由检便废除了监军制度,给予了武将最大指挥权限。

  然而这种新兴制度,对于以儒学治国的华夏,似乎没有多大约束力,尤其是李鸿飞“失势”之后,朝中那些东林党人开始慢慢插手国防部的事情,加上朱由检急于快速解决满清,以至于听取了部分文臣的建议,隔三差五地派人去前线催促,严重干扰了前线指挥官的战术思维。

  “呵呵,国姓爷,您就别想当然了,军队单纯点是好事,可战争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朝中大臣不断催促,那也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我们应该庆幸,至少这些朝廷官员,没有故意拖后腿。至于戚将军的事情撤下来未必不是好事。”李鸿飞笑着说道。

  当得知朝廷撤销戚红英前线副总指挥职务的时候,李鸿飞已经来到了福建郑成功的地盘。

  对于李鸿飞此行的目的,郑成功从自己父亲那里多少了解了一点,所以当着李鸿飞的面,也没有那么多避讳。

  “也是,连您都被打压了,她还非得往国防部凑,这不是自己往枪口上撞吗?若是戚红英守着第二集团军,那怎么也算是个封疆大吏,朝廷要动她也得考虑下后果不是?”郑成功分析道。

  郑成功的意思很明显,戚红英有些贪心了,想要进入国防部指挥更多的军队,却不想想,这些军队并非自己嫡系,就算短时间内可以指挥,但战争一结束,也就什么都捞不着了。

  “其实戚红英比你聪明,她更懂得取舍,也明白圣上忌惮的是什么,所以宁愿放弃实权,也要进国防部做个没有兵权的将军。”李鸿飞说道。

  如果戚红英不是早就辞去了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的职务,此番朝廷追究,那就不仅仅是撤销前线职务保留国防部职务那么简单了。

  “照您的意思,如果此战失利与我有关,那我岂不是会有身家性命之忧?”郑成功似乎明白了什么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