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章 这歌词好诡异啊_奶爸:我曲爹身份被女儿曝光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熟悉一下。”

  “明天你们晚上的比赛,早上我带你们去欢娱娱乐的练习室练习,顺便指导你们。”

  “家里房间比较多,你们要不介意,今晚可以住这里。”

  “明天正好一早过去。”

  陈晓薇欣喜、激动。

  苏爹!姐夫!不仅写歌帮他们,还要亲自指导。

  当真是受宠若惊。

  舒彦住这里无所谓,他怕陈晓薇不愿意,问道:“晓薇……可以吗?”

  陈晓薇有点不好意思,但想到自己回去,明天再赶过来,担心压缩练习的时间,便点头嗯了一声,“那今晚就打扰姐夫了。”

  陈晓薇这孩子挺懂礼貌。

  谨小慎微。

  在苏晨家她尽最大努力让自己表现得体。

  之后苏晨为他们二人分别安排了单独的房间。

  虽然他们是情侣。

  但还是分开住比较好。

  这是老舒家的传统。

  一切安排好,苏晨加了陈晓薇微信,然后把DEMO一人发了一份。

  这时候舒彦和陈晓薇方才坐在一起,打开音频文件,播放。

  舒彦学习的是民乐。

  对华夏的传统乐器了如指掌。

  音乐响起。

  他瞬间就听出开场的旋律是由二胡拉出。

  有一种深沉之感。

  紧接着他又听到了钢琴。

  钢琴声和二胡搭配在一起,有点不协调,使得这个前奏听起来非常诡异。

  紧接着又出现了琵琶。

  哒哒哒……

  忽然经常在戏曲中听到的那种敲击梆子的声音响起。

  仿若一场大戏拉开了序幕。

  仅仅只是这前奏,就让舒彦惊掉了下巴。

  二胡、钢琴、琵琶、戏曲……

  他看了一下前奏的时长。

  短短22秒的时间里就出现了四种元素。

  这种杂糅……

  也不能说是杂糅。

  应该用融合来说比较贴切。

  钢琴的现代性,二胡琵琶的传统性……他们之间显得矛盾不搭。

  但又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好像少了哪一样,这前奏就不完整了。

  没错!

  它们融合在一起,竟然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整体感。

  太诡异了!

  陈晓薇也发现了异样,和舒彦古怪对视了一眼。

  但谁也没有说话。

  因为这时候歌声响起了。

  从声音来听,应该是舒婉帮忙录制的小样。

  “正月十八,黄道吉日,高粱抬”

  “抬上红装,一尺一恨,匆匆裁”

  “裁去良人,奈何不归,故作颜开”

  舒彦跟着妈妈学过戏曲。

  对各大剧种都有一定了解。

  舒婉走上歌手道路,可以说也是受到妈妈很大影响。

  因为小时候他们觉得有趣,经常和妈妈学着唱两句。

  这一段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杭剧。

  偏吴侬软语。

  不过现在正面临失传的尴尬局面。

  刚才听到哒哒哒的敲梆子声他就有种预感,接下来很可能是戏腔唱法。

  果然不出所料。

  他此刻沉浸在分析唱腔中。

  暂时没有注意到歌词。

  但很快唱腔一变。

  从戏腔变成了流行唱法。

  “响板红檀,说得轻快,着实难猜。”

  戏腔转流行唱法。

  猝不及防!

  但好像又给人以自然丝滑的感觉,不是特别突兀。

  又是杂糅。

  传统戏腔和现代流行唱腔搭配。

  竟然碰撞出一种尖锐的共鸣。

  还有一点点生硬的矛盾。

  惊讶之中。

  忽然唱法再次改变。

  “卯时那三里之外翻起来

  平仄

  马蹄声渐起斩落愁字开

  说迟那时快

  推门雾自开

  野猫都跟了几条街

  上树脖子歪

  张望瞧她在等

  这村里也怪

  把门全一关

  又是王二狗的鞋

  落在家门外

  独留她还记着

  切肤之爱属是非之外

  这不

  下马方才

  那官人笑起来……”

  这一段语速极快。

  唱?

  好像不是。

  更像说唱,有点饶舌的说唱。

  那响起的檀板声,让舒彦不由自主想到了古代说书人。

  这一段!

  真像一个说书人在讲故事!

  这才过去了一分十二秒。

  但在这一分十二秒里,编曲中出现了五种以上的乐器,唱腔也多达三种!

  这是舒彦从未见过的。

  而且这歌词……

  好诡异啊!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