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一五章 马踏江南_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万万不可”

  即将被罢相的朱胜非闻讯,立即出言阻止。

  赵构闻声怒道:“朱胜非,你还要包庇杜充这个逆臣贼子吗”

  “陛下,臣万死不敢。”朱胜非当即跪下,战战兢兢道:“臣并非是要包庇逆臣,而是为大局计,请陛下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

  朱胜非道:“杜充手握重兵,驻守前线,冒然问罪,很有可能需谨防前汉贰师将军故事。”

  贰师将军,西汉李广利是也

  西汉巫蛊之祸后,汉武帝查出太子刘据乃是蒙冤而死,所谓巫蛊之事乃是李广利与宰相刘屈牦合谋诬陷太子,意图扶持李广利的外甥昌邑王上位。

  当时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部出征西域,汉武帝不等其班师回朝,便下旨将李广利家人捉拿,并问罪李广利本人。结果身在西域李广利闻讯,为了活命率部投降匈奴,给汉朝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朱胜非言下之意,杜充眼下就如同李广利,手握重兵驻守在外,在解除兵权之前问罪,很容易让其狗急跳墙。

  话是一点不错。

  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正常的路数就将其召回京师,解除兵权之后再问罪下狱。比如清朝雍正皇帝对付年羹尧,便是如此。

  朱胜非的担忧不无道理,但对策所谓从长计议,不过是解除杜充的兵权,免得他狗急跳墙投降了金国。

  眼下金军兵锋已经到了淮南,杜充驻守的建康乃是战略要地,若是守将倒戈金军将轻松渡过长江,所谓天险将形同虚设,这可是大宋目前承受不起的灾难。

  然而在徐还看来,想法是对的,但现实恐怕事与愿违。

  建康距离临安很近,临安前前后后的事情,杜充肯定尽数知晓。今日乃是当殿弹劾,这么多人在场,都能守口如瓶吗

  更何况自己做了什么事,杜充心知肚明,苗刘兵变失败伏诛,吕颐浩击退了韩汝,这就都意味着事情败露。

  只要杜充不傻,就当知道纸包不住火,自然也就有所准备,为自己留后路,很可能像原本历史上那样

  果不其然,历史车轮的惯性很强大。

  建康传来消息,杜充竖旗反旗,投降金兀术,甚至直接引金兵渡江进城,建康陷落,金军马踏江南

  却说韩汝兵败,逃回建康的时候,杜充就觉得不妙。

  尤其是岳飞逃出建康,前往临安的时候,杜充越发不安,便紧盯着临安局势,苗刘的成败成为他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很可惜,吴江桥兵败,韩世忠进城,苗刘兵败。当时他们来传讯希望逃来建康,请求自己接应。

  但当此之时,杜充自顾不暇,哪里还顾得上他们自然是不理会的,而是着急忙慌地为自己找后路。

  杀良冒功,杀人灭口,围杀皇族,最严重的是参与兵变,自古以来这是皇帝最忌讳的事情,断然没有饶恕的道理。

  即便不死,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