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一七章 虚伪的理由_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来也怪

  当皇帝和文官准备跑路的时候,只有一众武将心念着抗敌守土,以新任宰相吕颐浩为首,加上在苗刘之变中勤王诸将为主。

  未战先逃,对真正的军人而言是耻辱。

  建康陷落,金军突入江南确实出乎意料,临安也确实无险可守,皇帝的安慰也着实重要。

  文官们只想着皇帝若有危险,大宋就完了,然而也不想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大宋本来就只剩下半壁江山,若是江南之地再丢了,大宋还有多少土地皇帝又该逃去哪里

  是入闽地,还是逃去岭南

  黄河、长江两道天险都没挡住金军,指望仙霞岭和五岭能阻挡金军铁蹄

  纵然可以苟延残喘一时,然闽粤之地在这个年代属于偏远落后地区,没了江南苏湖这天下最富庶的根基之地,连偏安的可能都没有。

  反之,金军若是得到江南,鱼米物产,财源赋税唾手可得,必将因此国力大增,到时候真的可能一统天下,大宋不仅没有北伐复国的可能,反而可能彻底亡国。

  所以抗敌守土同样至关重要,哪怕守不住城池,最终也要将金军赶到长江以北,否则大宋也将面临亡国之危。

  将军们的意见很一致,要在江南之地与金军决一死战,出于这方面的考虑,皇帝自然要是不要离开的好。

  局势危急,皇帝若是走了,士气必定越发低沉;反之,若是皇帝不走,御驾亲征,哪怕只是做做姿态,也能很好地激励士气。

  当年契丹大局入侵,寇准不惜挟持宋真宗前往澶州,“御驾亲征”,兵卒见到皇帝,士气大振,勇敢作战,才挡住契丹强势兵锋,不至于让其兵临东京城下。

  如今似乎也是同样的道理,甚至比之当年更危急。

  然而让皇帝冒险这种话,说起来是有风险的,毕竟谁也没有绝对把握保证城池和皇帝的安危。若是稍微有点闪失,很容易成为替罪羔羊,后患无穷。

  所以吕颐浩等人只是很隐晦地暗示,希望皇帝能够主动支持,奈何赵构已经被吓破了胆,一心想着逃跑,所以故意装糊涂。

  众将很无奈,也很不甘心,张俊不惜直言道:“陛下,您留下主持大局,必定君心大震,将士用命,保全江南根基之地。”

  “张俊,临安危急,你让陛下置身险地是何居心”文臣们少不得反对,更是习惯性地给人扣帽子。

  张俊正色道:“臣别无他意,只是为大局着想,希望陛下能留守临安,鼓舞士气。”

  “你”

  眼见要有内讧之势,赵构不得不说话了,他确实想逃,却也知道与金军这一战必不可免,若能保住江南,击退金军自然是最好不过。这个时候,文臣武将若是失和可就不好了,尤其是不能寒了武将们的心。

  虽说直言的只有张浚,但某种程度上却是武将们的整体意见,不能不闻不问。

  赵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