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〇八章 西征平叛_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将领重兵平叛

  朝堂之上,君臣已经达成共识。

  杨幺之乱已经席卷了整个洞庭湖,荆湖之地几乎彻底沦陷,岳州如果失陷,长江航道也将受到威胁。

  此乃宋庭与蜀中联系的要道与命脉,绝对不容有失。朝堂诸公更担心的是叛军顺江而下,南方将一片糜烂。

  如果金军趁机而来,内忧外患,大宋就真的有亡国之危了。

  在这一点上,群臣几乎“同仇敌忾”。

  湘鄂一代的驻军战败,只能从江南抽调兵马平叛,好在金军并未南侵,兵力上不至于左支右绌。江南富庶,粮草也不是问题,可以经长江水道,用船只直接运送到岳州。

  现如今最关键的是平叛将领的人选。

  洞庭平叛,水战必不可少。

  纵观大宋上下,最为擅长水战的无疑是徐还和韩世忠,黄天荡与白鹭洲水战大胜,战果赫赫,众所周知。

  所以朝堂讨论的时候,众臣首先推荐的便是徐还与韩世忠。

  从作战的角度讲,徐还和韩世忠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从权力和利益的角度来看,有人就动起心思了。

  平叛乃朝廷大事,只要成功,那就是大功,甚至比开疆拓土更卓著。

  徐还与韩世忠本来就位高权重,如果再有这份平叛之功,势必又会加官进爵。

  那么好不容易才抑制的武将翘楚,又会再次大出风头,朝堂上微妙的平衡又会再次被打破。

  显然,文官们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

  但枢密院却坚持这个建议,毕竟从他们的角度出发,首先考虑的是战事,首先要保证的是平叛胜利。

  不过当即有人温婉反对:“徐驸马出战,自然是马到成功,可是而今长公主有孕在身,要不了多久就会生产。

  而平叛非一两日之功,难免旷日持久,这时候让驸马长期领兵在外,于人情不合啊”

  “还有,韩世忠驻守镇江,肩负江淮防御重任,这才刚到任不久,立即另行调用,恐怕与江淮防御不利啊”

  明明是反对,但两个借口合乎情理,站在朝廷与皇家的角度考虑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为徐还和柔福帝姬着想,根本无从反对。

  不过好在有人说公道话:“洞庭平叛,水战必不可免,前两次围剿都因水战失利告终,此番绝不能再出问题,。

  必须要有擅长水战的将领前往,而且此战调派兵马甚多,节制将官众多,若非有名望的高阶将领,恐怕难以掌控大局。臣以为,徐驸马与韩将军,二人至少要去一个。”

  “臣赞同,二去其一,金贼虽然北退,但应天府与徐州仍旧有的大量金兵,保不住会突然南下。

  江淮防线,依托淮水、大江与运河,甚至涉及海战,必须留下一位擅长水战的名将坐镇。”

  “那让谁去呢长公主生产在即,驸马走不开,镇江这边,也离不开韩将军啊”

  韩世忠怎么就离不开了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