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〇八章 一次考验_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有些利益。

  在局势大好的情况下,前线基层将领肯定是主战的。

  倘若主帅主和,岂非是信心不足,有避战畏敌之嫌

  很可能失去下层兵将的拥护。

  但倘若主战,尤其是朝廷钱粮不足,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就显得过于冒进。

  倘若失利,将会是首当其冲的责任人,通常来说,很少有将领冒险担责。

  而且主战很容易有恋栈兵权的嫌疑,这可是朝廷,皇帝的大忌。

  秦桧现在将皮球抛给前线将帅,看似是一片公允之心,实际上却是出了个难题,居心叵测。

  难怪从大散关临走之时,徐还多有暗示,原来如此。

  朝堂上从来不缺乏奸佞,也不缺少居心不良之辈,说到底还是要看皇帝的态度。

  一直没有表态的官家,到底是何想法呢

  赵构一直在沉默,如此重大决策,倘若他率先开口,必然有失公允。

  更要紧的是,出了问题,是皇帝决策失误,连个背锅之人都没有。

  集体决策

  这是自古以来便流行的办法,为的就是分担责任。

  当然,有功劳的时候,必然是皇帝陛下英明神武,乾纲睿断。

  战与和,都赵构都有吸引力。

  他是临危登基的皇帝,并非正常继位,所以合法性一直有瑕疵,天下对他也多少有所疑问。

  故而赵构一直想要做出一些功绩,从而让天下人高看,成为人人称道的英明圣主。

  与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励精图治,成就贞观之治的心态十分相似。

  基于这一出发点,北伐收复失地,尤其是东京,符合他的诉求。

  靖康之变,东京是在父兄手中丢掉的,自己重新夺回,算得上一桩大功绩。

  可赵构同样也担心失败,如今这个局面,他好歹能在南方半壁江山称帝,大宋社稷依旧延续。

  与金国生死之战,万一失败了,金军再度过了淮水,渡过大江,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建炎三年那等狼狈逃窜海岛的经历,一次就够了。

  英明神武之前,安然自保才是根本。

  所以,和谈未尝不可。

  其他事情可以从长计议嘛

  尽管大部分所谓从长计议,最终都会不了了之。

  秦桧的说辞,让他意识到,钱粮是一个重要问题。

  另外便是前线将领,徐还手中超过十万兵马,岳飞麾下也差不多,大宋半数兵马都集中在前线两位将领手中。

  时间短倒罢了,若长此以往,难免让人不安啊

  而且两人立下的功劳已经不小,如果继续出兵,击败金军,收复两京,会不会功高震主呢

  赵构更害怕的是将领们起了异心,远有唐朝安禄山,近有本朝苗刘之变。

  这等一旦发生就会万劫不复的事情,着实不得不防。

  哪怕身在前线的是妹夫,以及以忠义闻名的臣子,都不敢冒险。

  而且适才秦桧提及,徐还在关中动用了新颖火器,可对此自己却一无所知,是徐还故意隐瞒吗

  赵构突然意识到,关中距离临安实在太遥远。

  天高皇帝远,如果徐还真在那里有什么不轨之举

  越想下去,赵构越是不安,心中的天平自然也开始倾斜。

  至于前线将帅的意见,当然要征求。

  不过,对赵构而言,并不是用来作为参考,反倒更像是一次试探,一次考验

  大宋之重铸山河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