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六四章 会笑的孩子有福气_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待时机是个漫长的过程。

  整个绍兴二年,宋、金、夏三国各自忙碌内政,边疆安宁,没有丝毫冲突,自然也就没有机会可言。

  徐还一直赋闲在家,除了暗地里悄然进行一些布局之外,整日里无所事事。

  不过悠闲也并非全无坏处,一年之中,徐家倒是添了好几桩喜事。

  绍兴二年四月,黄若彤怀胎十月,瓜熟蒂落,产下一子。

  次子诞生,徐还格外高兴,欣然给小儿子取名徐承业,从临安往凤翔府送去的大量的滋补品,衣服鞋袜玩具,小家伙到会打酱油之前的用品基本不缺了。

  这些都是柔福帝姬亲自打理,对侧室夫人与庶出子嗣一视同仁,多有关照。

  孩子出生之前,眉山苏家专门派去了些许稳婆、乳母,生产之时得以母子平安,徐家二公子一落地便被妥帖照顾,让人放心不少。

  黄若彤是皇帝圣旨赐婚的,兼之徐还身份,宫中孟太后与官家赵构都有赏赐,还因父母功劳,赏了小家伙长安县男的爵位。

  相熟各家也都纷纷送来贺礼,一切看似很隆重,可徐还却高兴不起来,多有无奈。

  次子与长子情况相同,出生时自己都不在身边,无法陪伴,看不上一眼,让人多有无奈与遗憾。

  入宫探望之时,孟太后也多有感慨,称等到了合适时间,早日将黄若彤母子接来临安。

  徐还以黄若彤产后虚弱,孩子尚幼经不起旅途劳顿为由婉拒了。

  凤翔府是极为重要的根据地,徐承业自出生开始,就有其特殊意义与责任,留在西北才是正经。

  临安是行在,江南繁华之地,可对徐家子嗣而言,弄不好就会成为危机四伏的金丝笼,徐还可不想两个儿子都成为笼中雀。

  不久之后,徐家再有喜讯,五月里,柔福帝姬诊出喜脉,怀上二胎。

  自徐还归来之后,夫妻如胶似漆,再孕是迟早的事情,若非先前有意采取一些避免措施,肚子早就大了。

  得闻喜讯,孟太后格外高兴,虽说柔福帝姬生有嫡长子,但侧室生子某种程度是一种威胁,“女儿”此时再度有孕最好不过。

  不过赵构和后妃们却是另一种心情,一方面欣然恭贺驸马夫妇,另方面心里则格外不是滋味。

  后宫之中一直没有喜讯,自元懿太子赵旉病逝之后,赵构膝下一直空空。

  朝野本就有国本之虑,福国长公主怀上二胎成为明显反衬,此事不免被趁机再度被提及,有臣子上疏请求官家遴选宗子养于宫中。

  不过这次朝臣们学乖巧了,措辞格外严谨,无人再提及仁宗收养英宗之例,而是让官家效仿真宗。

  昔年宋真宗几位皇子夭折,曾将侄子赵允让养于宫中,几年之后皇子赵祯宋仁宗诞生,再以箫韶部乐送还府邸。

  朝臣们言下之意,民间有养子招弟的说法,皇家也可以学学嘛

  没有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