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七二章 自酿苦果_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淮西军变

  郦琼谋反,杀监军吕祉,裹挟四万兵马投降伪齐。

  刘豫求之不得,立即敞开大门,欢迎郦琼来投,给了个大将军和侯爵头衔,赏赐宅邸、良田、美人。

  消息传到江南,朝野哗然。

  郦琼竟然反了

  倒戈相向,投降了刘豫那个乱臣贼子。

  无论是赵构还是张浚,朝野几乎所有人都惊呆了,太出乎意料了。

  淮西内斗剧烈大家都知道,但所有人也都认为只是内斗而已,没想到会愈演愈烈,到了今日这等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郦琼军变谋反,可比先前商州董先的谋反要严重的多。

  淮西乃是距离江南咫尺之遥的战略要地,军变之后,整个淮水防线就出现了重大的漏洞,显得岌岌可危。

  董先叛变只是带走了少数人马,但郦琼裹挟走了四万兵,此消彼长,大宋淮水防御空虚,刘豫则实力大增。

  不止是在军事上,政治上的影响更为恶劣。

  一切都是从群臣请战北伐,赵构御驾督战,张俊设立都督府,罢免刘光世开始。

  某种程度上,此事是大宋朝廷自己作妖的结果,自酿苦果。

  郦琼反叛投敌固然是大逆不道,但某种程度他也是被逼反的,是大宋朝廷处置不当所致。

  华夏自古的传统,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首先要追究责任。

  这事到底是谁的错

  如果要追根究底,首当其冲肯定是郦琼本人,无论什么原因,投敌叛变都是不可饶恕的罪行。

  可是郦琼已经身在淮北,无法追责,连其亲族都没抓住一个。

  刘光世也是有责任的,不管怎么说郦琼是他旧日部下,一手提拔起重用的武将。刘太尉你识人不明,竟然没看出来此贼狼子野心。

  然刘光世已经告老还乡,事发时已经卸任,再去追究什么已经不可能。

  换个角度,任何人都不是天生注定的反贼,天生反骨这种话其实有些混账。

  郦琼并非如董先那般被诱惑走,某种程度上是被逼走的。

  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这种话,其实也很扯淡。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坐以待毙,为了名声而放弃利益。

  仔细说起来,朝廷在淮西政策失误才是根本。

  赵构有些后悔,如果不这么着急对淮西动手,徐徐图之,会不会是另外一个结果呢

  没错,赵构的猜忌是这件事的重要起因。

  可皇帝圣明,是不能有错的。

  只能从臣子中寻找背锅侠,吕祉是直接责任人,如果不是他事不机密,何至于此

  可吕祉已经死在淮西,还能说什么呢

  不好意思,那么责任人只能是张浚。

  宰相的设置,除了总览政务之外,一个责任就是替皇帝背锅。

  恰好吕祉是他张浚举荐,淮西王德与郦琼相互检举,也是他在处理,结果却出了这样的事情,身为右相和都督,岂能没有责任

  而且有人刻意将这个责任放大了。

  本来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