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八八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_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临安确实一片哗然。

  驸马纳妾不是不可以,皇家向来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甚至主动成全。

  赵构赐封黄若彤,孟太后准许苏红袖进门,宋五娘入府也不曾遭到反对。

  但如今,徐还竟然背着朝廷,未经准许和契丹公主定亲,闹得纷纷扬扬。

  宋国驸马迎娶契丹公主,这算怎么回事

  不仅仅是有损皇家尊严的事情,更有违国体。

  如此做法,置柔福帝姬于何地置赵宋皇室于何地置大宋朝廷于何地

  甚至有人觉得,徐还此举,等若抛弃福国长公主,反叛大宋。

  消息一出,弹劾不断。

  各种难听的话语,甚至认为徐还是数典忘祖,有不臣之心。

  赵构傻眼了。

  他料到放徐还回西北可能会有风险,却一直心存侥幸。

  即便有所预料和应对,也万万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徐还到底要做什么

  作为皇帝,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桩婚事。

  皇族权贵,乃至这种异国联姻,姻缘之后的利益才是真正的重点。

  徐还娶了契丹公主,意味着云中数十万契丹部族,数万契丹兵马归其所有,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也就此纳入囊中。

  他的势力,越发壮大。

  到了这个地步,即便赵构不得不怀疑徐还的动机和心态。

  即便他不想谋反,却已经有了割据一方,自立为王的实力和条件。

  徐还,真的会反吗

  他蛰伏两载是韬光养晦是包藏祸心

  赵构突然有些后悔放他离开,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放虎归山。

  可是感情上他又不愿意相信,或者不愿意承认自己看走了眼。

  也许这桩婚事,另有隐情吧

  随同消息传来的,还有徐还的奏疏,大概解释了这件事。

  言下之意是唇亡齿寒,必须保全契丹,此举是做给金国看的,目的在于恫吓粘罕,声援契丹。

  同时也是为了粉碎契丹复国之计,避免草原上再崛起一个国家,养虎为患,避免海上之盟的悲剧重演。

  徐还理所当然地请罪,声称事情紧急,来不及请示临安,不得不擅自决定,向朝廷与官家请罪云云。

  同时还提到,此乃权宜之计,自己在筹谋一件大计。为防奏疏往来泄露消息,不便详述,敬请官家拭目以待。

  这份说辞

  赵构看了好几遍,却是将信将疑。

  难道真如徐还自己所言,是和契丹人演戏的权宜之计

  奏疏中请罪的言辞倒是相当恳切,读起来倒似也有几分道理,兴许真是

  还有那个不便明说的计划,到底是什么会不会真的有惊喜

  赵构心里有些忐忑,也不免有几分侥幸,一时间颇为矛盾。

  “官家,事已至此,不可再侥幸了。”

  秦桧的态度却相当坚决:“徐还此为不臣之举,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会之,你如此笃定”

  “实乃徐还举动,实在令人不得不起疑。”

  秦桧的态度很明确,他确实怀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