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〇七章 挑错的君臣_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还在西北搞出的动静太大。

  尽管距离很远,但临安还是收到了消息,虽然有些难以避免的滞后性。

  原本朝野上下对徐还迎娶契丹公主一事颇有微词,但这一遭,众人态度却一百八十度地大转弯。

  赵构也是哭笑不得,因为徐还确实给出了一个“合理”解释。

  我迎娶契丹公主是战略计策考虑,最主要的不是娶亲,而是借着迎亲为掩护打西夏。

  先前不说,是担心路途遥远,奏疏传递泄露消息。

  理由且不说是否充足,但至少说得过去。

  最重要的是,结果喜人。

  百余年来,大宋对阵西夏,何曾有过如此大胜

  韦州,夏州这些西夏重镇尽数落入大宋手中,眼看着西平府也收复在望。

  灵州城啊

  自从真宗时被党项占据,已经百多年,这绝对是历史性时刻。

  朝野民间也不知最先从何处传出风声,说徐驸马委曲求全,为了出其不意攻伐西夏,竟不得不违心与契丹公主订婚。

  是啊

  堂堂驸马,与福国公主感情笃深,若非不得已,怎么会去迎娶契丹公主呢

  毕竟是异族,非我族类

  不过也有人说了,宋辽昔年约为兄弟之国,多年来识文断字,吟诗作赋,与汉人相似,与野蛮的金贼全然不同。

  徐驸马此举,是为了救援契丹友邻。

  瞧瞧人家,一纸婚约,佯作迎亲,就吓得金贼屁滚尿流,主动撤军。

  兵不血刃而效果奇佳,高明啊

  一句话,上下再没有人说徐驸马迎娶契丹公主是大逆不道,不合伦常之举。

  反而着重强调其奉献精神,以及绝妙计策。

  大多数时候,只要结果是好的,过程并没有多少人在乎。

  在某些人的特意引导下,舆论对徐还一边倒的好评。

  至于那桩婚事本身,事已至此,还能说什么

  联姻之事天下皆知,这时候再悔婚,置契丹公主的名誉与幸福于何地

  契丹公主倒也配得上大宋驸马,虽然听起来怪怪的,却也算是郎才女貌。

  何况此举也有利于维持宋辽盟友关系,如今契丹公主与徐驸马联手进军西夏就是很好的说明。

  君子有成人之美,这桩婚事也就被理所应当地承认了。

  与此同时被称赞的还有柔福帝姬,瞧瞧长公主多淡定,从始至终不曾有过半分怀疑,更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

  大气,理智

  本来是一桩人人抨击的荒唐事,结果转瞬间却人人称赞,传为美谈。

  一时间徐还和柔福帝姬夫妇口碑上佳,人人称颂。

  朝野民间都在等待捷报,如今大军围攻西平府,兴许不久之后就能收复灵州,灭掉西夏也不是不可能。

  相比于这些喜庆期待,秦桧的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事情发展远远超乎想象,本来借着徐还迎娶契丹公主之事,离间他与赵构的关系,并且让朝野对他不满,抹黑其形象。

  谁知道一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