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三四章 太后崩_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孟太后驾崩了。

  拉着赵构和柔福帝姬的手闭上了眼睛,溘然长逝。

  顷刻之间,慈宁殿内外众人纷纷跪倒,一片哀痛之声,隐约之间还能听到吴皇后呼来喝去的声音。

  礼部和内侍监早已做了相应准备,从此刻要立即开始搭建灵堂,准备丧礼各项事宜。

  赵构也已经起身,前去更换孝服,准备开始祭奠守孝。

  柔福帝姬则兀自坐在病榻之前,握着孟太后逐渐冰冷的手,沉默不语,泪珠不断从眼眶里滚落。

  最爱她的老人去了,即便在临终之际也不忘给自己谋福祉。

  尤其是那句临终遗言。

  平日里不问朝政的孟太后其实心如明镜,思绪比谁都清楚。

  当初拒绝张邦昌,扶持赵构登基。

  以及苗刘之变中临危不乱,稳定大局的做派都是最好的明证。

  她有见地,也有能力,只是深明大义,不愿意插手干政罢了

  也许是早年跟随高太后养成的习惯,练就的洞察与能耐,但是她对权力没有,并不打算成为另一个高太后。

  久居深宫,但孟太后对前朝之事甚是熟悉,她知道徐还如今的身份和处境,甚至知道他和赵构之间貌合神离的裂痕。

  在此之前她不说什么,是因为自己还在,可以庇护公主府,赵构也不敢做什么。

  但是今天之后,可能一切就变了。

  孟太后很清楚自己死后可能发生什么,所以防患于未然,用一句临终遗言,为女儿女婿作最后的庇护。

  徐还不用回来奔丧。

  这句话意义重若千钧,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此后徐还即便不回来奔丧,便可以说是遵从孟太后临终遗言,国事为重。

  便不会背负不孝之名,不至于在道义上遭到太多指责。

  徐还回来与否的区别在哪,孟太后肯定也很清楚,除了保全徐还和柔福帝姬的家庭幸福外。

  某种程度上,算不算在大宋的未来上,在徐还和赵构之间,选择了前者

  孟太后已经驾崩,这些话已经无法确认,但其中隐约流露出来的意味着实让人不得不想入非非。

  赵构是黑着脸出去的,柔福帝姬心中越发感慨,越发感激这位“母亲。”

  即便到了临终之际,仍旧费尽心思为自己谋划,哪怕不惜得罪皇帝侄子。

  这份感情,这份恩德,再也没机会报答了

  拉着孟太后的手哭了许久,直到徐承嗣拉动的她的衣襟,呼喊道:“娘亲。”

  柔福帝姬回过头来,瞧见诸多老宫女站在身后,低声道:“长公主殿下,奴婢等要为太后梳洗更衣,准备入殓之仪,还请长公主节哀,暂且移步。”

  “好。”

  柔福帝姬这才依依不舍地起身,拉着儿子向孟太后的遗体,最后一拜。

  宫女们立即前去为孟太后整理仪容,更换寿衣,慈宁殿中,灵堂也已经搭建好,祭奠之礼已经开始。

  “承嗣,你随娘一起去,替你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