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五五章 王的盛宴_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庆国公来了。

  带着册封诏书,以及各种赏赐从临安风尘仆仆而来。

  出于对朝廷,对官家,对宗正卿的尊重,徐还带着人马,出凤翔城十里迎接。

  庆国公受宠若惊,却也颇为惶恐,远远见到徐还等在十里长亭外,匆忙从车上下来,快步而来。

  “王爷如此隆重,老夫如何受得起”

  “国公说笑了,册封里尚未行,还仍是国公,是您老的晚辈,前来迎接长辈是应尽之礼。何况,国公乃官家特使,身为人臣,还理当相迎。”

  徐还满脸笑意,态度相当谦逊诚恳,没有丝毫架子,颇为热情。庆国公不免有些惊讶,但旋即又想到了一句经典诗句王莽谦恭未篡时。

  秦相公说的一点不错,看来此人确实居心叵测。

  一瞬间的心思变化,庆国公脸上表情不变,笑呵呵道:“子归客气了,也就今天能这般称呼你了,往后”

  “看您说的,朝堂之外叙家礼,您是长辈,怎么称呼都行。”

  徐还说的是客气,庆国公可不敢当真。

  说起来他辈分是高,但帝王之家,先君臣后长幼是不成文的规矩,岂敢轻易逾矩

  只要随身的圣旨一打开,徐还就是大宋唯一的王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身份地位再不同于以往。

  怀中略微复杂的心情,庆国公跟着徐还一起进了凤翔府,州府之内,香案礼仪早已摆好,只等宣旨。

  在这件事上,徐还没打算拖泥带水,也是为避免夜长梦多,再生什么幺蛾子。

  庆国公本想着略微拖延,但如今这架势,压根拖延不得,只好勉为其难,当众宣旨。

  前面是冗长的客套话,以及徐还的功劳记述,也不知是何人主笔,骈体文倒是十分华丽。但这些都不重要,大家关心的只有最后一句册为高阳郡王,赐金印宝册,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世袭的郡王

  这一点,多少有些出乎意料,赵构出手还真是大方。是看在柔福帝姬的面子上还是为了显示他这个皇帝厚待功臣或者是为了安抚徐还,有所图谋

  赵构的心态暂时不得而知,但如此一来,徐还便成继后周恭帝柴宗训之后,大宋屈指可数在世的郡王。

  当年的郑王柴宗训是逊位的皇帝,毫无实权,甚至一生遭到监视与控制;徐还虽只是郡王,但兵权在握,这个王实至名归。

  徐还没有丝毫做作,本来就是自己应得的,也没什么好推辞,更担心稍微谦辞一下,赵构顺势答应,那就麻烦了,故而欣然应允。

  不经意间,徐还也开启了一个全新风气。从此之后,大宋官员得到提拔之后上奏疏札子再三谦辞不受的虚礼由此打住。

  成了郡王,自然而然要开府建牙,临安西湖畔的国公府在扩建,已经挂上了王府的匾额。不过徐还常驻的西北,势必要有一所临时王府,地点选在了长安。

  徐还祭出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