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〇五章 驾到的公主,逃避的皇帝_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临安的小雨暂时停歇,但天空依旧阴沉,萧瑟的秋风吹过,透着一阵阵悲凉。

  书生百姓中有不少人衣衫已经湿透,冰冷凉意在所难免,但谁也没有退避离开。

  前面几个人用大理寺的一块门板抬着岳飞的遗体,当先而行,身后跟着成千上万的学子百姓,浩浩荡荡朝皇宫而去。

  声势巨大,举城震动。

  很多居民站在了楼边窗口,或是夹道而立,围观究竟发生了什么

  当得知岳飞不明不白地遇害之后,很多人不免感慨,甚至是潸然泪下。得知众人是前往皇宫敲登闻鼓,请官家主持公道时,许多人自发地加入了队伍。

  队伍越来越长,人数越来越多,临安府彻底慌了。

  知府康允之慌慌张张,豆大的汗珠不断从头顶滚落,身为行在知府,掌管京畿安危,如今却出了这么大的乱子。

  数万百姓伏阙皇城,且不是什么“好事”,如此后果,实在让人有些

  康允之很无奈,自己好不容易在临安知府任上熬了好几年,眼看着升迁在即,却出了这样的乱子。

  且不说别的,只要书生们抬着岳飞的尸体到达皇城前,他的知府就当到头了,前程是否彻底终止就要看事后龙颜大怒的程度和运气了。

  唉

  无可奈何,康允之只得拼死下令临安府的差役们出动,前去阻拦,然后飞报政事堂。

  兹事体大,如何应对,唯有宰相们能定夺。

  果不其然,临安府的差役们拼劲全力,毫无作用,压根拦不住。

  也不想想,这群书生可以敢冲击大理寺,当着禁卫军的面,打死侍御史和中军统制的人,战斗力非同小可。

  小小临安府差役,本就有所畏惧,完全是赶鸭子上架而来,哪里敢硬扛

  于是乎,书生们长龙般的队伍继续往前。

  康允之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幕,不由汗流浃背,唉声叹息,这可如何是好

  好在绝望之前,政事堂那边总算有了回应,枢密使张俊调动了临安城防军出动,以维持秩序为名,封锁了周边道路。

  当然了,包括前往皇宫的必经之路,意图显而易见。

  兵卒手持刀枪弓弩,搬出了各种拒马、栅栏,挡住了所有道路,试图阻挠,延缓时间。

  “我等欲前去敲击登闻鼓,请官家主持公道,你等何故阻挠”

  书生们义愤填膺,大声质问,更有摩拳擦掌之辈,准备和兵丁硬碰硬。如果兵丁敢于动刀枪,不惜血溅当场,完全是一副杀身成仁的架势。

  当然了,没有谁愿意真的去送死,他们只是笃定了兵丁不敢动手对付读书人罢了。

  质问虽然显得苍白,但并非全无用处。

  登闻鼓古来有之,朝廷容许百姓敲击,书生此举合乎礼法,若是故意阻挠,就有阻断民意上达天听之嫌。

  在以政事清明,开放自由闻名的大宋,这是万万不能触碰的底线,至少表面如此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