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五〇章 裴元衍的选择_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韩世忠遵旨行事。

  上百艘战船出动,从镇江到江州,设立了好几道封锁线,检查过往船只,追捕刺客。

  与此同时,船只出海,沿着海岸线搜索,希冀可以发现可以船只。

  数日下来,一无所获。

  韩世忠长出了一口气,夫人梁红玉所言果然有道理,徐还准备确实充足,并不需要自己帮忙。

  那么这个时候,自保尤为重要。

  临安朝廷里,还需要有人秉公说话。

  将来一战之时,还需要有人为马前驱。

  五日搜索毫无斩获之后,秦桧、张俊等人不得不承认,徐还的家眷已经成功离开江南,再也抓不到了。

  从扬州迎接太后返回的赵构一脸铁青,这个结果是他无论如何没想到,也有些难以接受的。

  原以为这一次,可以一下子抓住徐还的痛脚,彻底动摇他的根基,谁曾想竟会是这样的结局。

  赵构很疑惑,徐还难道提前知晓了自己的计划

  可此事只有极少数亲近之人知晓,准确说在去扬州之前,只有秦桧和自己

  当然了,金国应该也有几个知情人。

  那么,到底是哪里泄露了消息呢

  当年辽阳城外驿站的事情,韦氏自然不会透漏给儿子,所以赵构不知道,徐还因此,以及未卜先知之能,早早预判到了危险。

  当然了,临安的消息也是一方面。

  赵构猜得没错,他身边有徐还的耳目,即便他此刻已经察觉,却尚未料到究竟是何许人也。

  这种步步被人料敌于先的感觉,让赵构很受挫,很失落。

  更为糟糕的是,一个极为尴尬的局面摆在了他的面前。

  扬州宴上,韦氏是当众说出那番话的,很快便朝野人尽皆知。

  太后公然质疑长公主的身份有假,然后长公主便失踪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时间朝野众说纷纭,猜疑与流言自是不断。

  相信要不了多久,洛阳便会收到消息,到时候高阳王府一定会要个说法。

  事态将会升级,该当如何应对呢

  赵构有些发愁了。

  韦氏的态度很坚决,既然话已出口,就不可能更改动摇,坚持柔福帝姬乃是冒充,如今失踪是为出逃。

  太后的权威性不容置疑,这也是他们最初的方向和目的,唯有如此才能动摇徐还的根基。

  只是,效果已经大打折扣。

  毕竟韦太后和柔福帝姬没有见面,没能当众戳穿,这其中就有了转圜的空间,也正是舆论猜疑之处。

  骑虎难下啊

  秦桧思索了很久,支持了韦太后的建议,必须一口咬定。

  到了这份上,已经没有退让的余地。

  韦氏是太后,从北方归来,又是至尊长辈,加上朝廷正统背书支持,本身具有权威性。

  即便过程不完美,中间存疑,仍旧有巨大的杀伤力,对柔福帝姬和徐还的身份地位产生动摇。

  大宋立国一百余年,虽然对外战争总是受挫,给人积贫积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