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一六章 夹心饼_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子彦几乎没有任何耽搁,便立即动身前往江宁。

  徐还的回答很明确,让他很安心,甚至心里不由自主生出些许奢望来。从

  徐还坚定的眼神和语气里,他相信徐还所言不虚,并非一时的敷衍和缓兵之计。

  将来大宋仍旧是大宋,江山仍旧姓赵。对

  于宗亲而言,这已经最好的结果了,至于这个赵是哪个赵……

  有那么一瞬间,赵子彦想过自家儿子,毕竟自己儿子曾经养在皇宫里,曾是储君人选。

  但很快,赵子彦便冷静下来,有些事情还是不要随便奢望的好,尤其是涉及皇位的敏感之事,弄不好反而是祸事。在

  临安已经经历过一场祸事,着实不想再遭遇第二次。当

  务之急,还是专心办好差事为宜,功劳在手,将来富贵荣华总是会有一席之地的。

  ……

  赵子彦到了江宁,徐还的亲笔信送到,吕颐浩得到了明确回复。“

  有生之年,大宋依然,赵主江山!”

  徐还的回答很干脆,也足够真诚。只

  是承诺了他自己有生之年,至于百年之后会是什么情形,并不贸然做承诺。吕

  颐浩笑了,自己有荀彧之忧,徐还立即表明自己会效仿曹操,终其一生不叛大宋。这

  就足够了,还能奢望什么呢?当

  此情势下,再有其他反“非分之想”,实在就有些得寸进尺了。

  那么,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

  赵子彦走了,徐还的脸色再度凝重起来。

  军事上西军占尽优势,即便没有吕颐浩的配合,攻破淮南也只是时间问题。真正让他担心的并不是交战,而是人心。以

  西军的实力,过江只是时间问题,但有个重要区别,就在于以怎样的形势,怎样的代价过江,以及过江之后是怎样情势。江

  南之地,除了秦桧和张俊的人马会负隅顽抗,免不了还有一些其他忠于大宋的人。历

  朝历代,都不乏忠臣,大宋自然也不例外,甚至更多。大宋王朝广开科举,进士官员大都是天子门生,开国以来对士大夫格外优容,这些人世受皇恩,对赵宋皇室感恩戴德,颇为忠诚。

  靖康之变有那么多的臣子跟随皇室南渡,崖山之战后跟随陆秀夫和小皇帝一起投海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些都是最好的明证。

  南征之前,徐还已经料到会有如此局面,但心中下意识认为有此等念头之人可能以文臣居多。却

  没想到最先出面的会是吕颐浩,一个担任过宰辅,手握重兵的江宁留守。有一便有二,吕颐浩之后还会有许多人。那

  位昔日的枢密使赵鼎,以及朝堂衮衮诸公,临安城里的宗室,甚至是和自己素来关系紧密的文澜书院里的大儒名宿,恐怕都不乏仍旧忠于大宋,反对江山易主改姓之人。

  这个局面,和东汉末年曹操面临的局面很相似,麾下臣子有太多仍旧忠于汉室,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