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5.招兵_214_不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杂役军,大部分被官吏所私占用,负担各种工作,偶尔能剿匪平叛和维持地方稳定,和厢军地位差不多了。

  这里面过于复杂,不是几句话能理清的,但赵孟启要对整个军制做出改变,最好的方法就是先以王府卫军的名义,建立一支新军样板,试验成熟之后,再去转变其它部队。

  于是,他一出手就要招募五千人,这可把满朝文武都给吓坏了,要知道临安所有驻军名义上有十万,但由于调动频繁加上缺额,实际不过七万左右。

  等弄清楚招兵要求为十四至十六岁,大臣们才稍稍放下了心,他们认为这都是些半大孩子而已,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形成作战能力的。

  最近皇城司的人频频出入于各个寺庙,将敛聚来的钱财源源不断的运往燕王府,因此也有些大臣以为燕王这是钱多了咬手,再给自己找玩伴呢。

  虽然手中差不多有两千多万贯了,但赵孟启招兵时给出的军饷,并没有招工那么离谱,主要是防止引起其他军队的不满。

  大宋执行的是募兵制,当兵就是一种终身职业,军饷在历代中算是最高了,不过这正俸发放起来就很复杂了,有货币、布帛、成衣、粟米,另外还有赏赐和军功。

  概括来说,大宋前中期花在一名精兵身上的钱,大约一年是四五十贯,但此时米价差不多是之前的两倍,所以现在主力军队一名士兵一年要花费一百来贯。

  因此赵孟启按照这个基数,略微加了一点点,定下了,“正俸六贯,其余吃穿用度由军中全包,节赏与军功不低于其他诸军。”

  这个收入对临安普通市民来说,不算很有吸引力,毕竟平均每个人一月的开支就在五六贯钱了。

  但是对流民和贫民来说,就是天上掉馅饼一样,尤其是半大小子力气还没长成,偏偏饭量却是惊人,丢到燕王军中,不但管饱,而且还能给家里补贴不少。

  更重要的是,燕王定下了规矩,服役满十五年后,可以自由退役。

  于是燕王卫军所在的军营外,挤满了应募的人。

  p.感冒了,今天只有一章,哎,全勤也没了,哭唧唧……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