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6.风雨欲来_不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忧愁,“五年前,近两千人随我爹爹战死沙场,这些人中,有些是奉化军出身的,也有一些是流民出身,很多都是孤苦之人,当初是我爹爹给他们娶亲成家。”

  “那一战后,许多人家没了顶梁柱,失去了生计,有些娘子还年轻,我母亲就做主让她们改嫁了,把没有亲属依靠的这些孩子都给带回了家中,当时有一百多人,渐渐有些长大了,男子基本都被招募进了禁军中,到了年纪的女娃,也寻了合适的人家嫁了去。”

  “茶肆里这三十多个,都是留下中年纪较大,还有四十几个六岁到十一岁的,都在我家宅子中,其实大多还是我阿娘在照看他们,我能为他们做的并不多……”

  绾绾说得轻描淡写,但赵孟启却能想到这里面有多辛苦。

  这男孩子也就罢了,养大就行,可这小娘子,却得准备一份过得去的嫁妆,不然很难嫁到好人家,这一点,恰恰和后世有点相反……

  绾绾又叹了口气,“这几年,奉化

  176.风雨欲来

  军中也很艰难,没了军主,已经有两年多的粮饷被拖欠了,每次去要,平江府都没有好脸色,随便给个三瓜两枣打发。”

  此时军队的粮饷虽然是中枢统一管理的,但发放的仓储却是建立在地方上,而且许多时候都是来源于当地财政收入,而厢军更是受文官直接管理。

  “平江知府是刘修…仁?”

  “是他,这次退婚,恐怕以后想要粮饷,会更加艰难了……”

  赵孟启沉吟道,“嗯…别太担心,我会想法解决的。”

  绾绾横了他一眼,“这不是应当的么?你不解决谁解决。”

  “哈哈,也对,毕竟这算是你的嫁妆了……”

  “又乱说!”绾绾悄然捏住赵孟启腰间软.肉一拧。

  ***……

  赵孟启疼的龇牙裂齿,痛并快乐着。

  震泽镇,刘家正堂。

  堂首坐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微闭着眼睛,似乎正在假寐,但从他起伏得有些剧烈的胸膛,和不断屈伸的手指来看,他此时心中并不平静。

  堂下,刘维祯端正的跪着,面无表情,一脸死相,眼中却透着惶恐。

  他倒是没挨棍子,毕竟是三房的嫡子,年已弱冠,得留些体面,但却被祖父骂了个狗血淋头,正忐忑的等着最后处置。

  旁边站着的六七个青年,都是刘家第三代,也就是刘维祯的堂兄弟,但他们看着地上的刘维祯,眼中就藏着幸灾乐祸。

  这老六,仗着能读几本书,还进了太学,平日总是自命不凡,鼻孔朝天,真把自己当成刘家千里驹,现在好了,居然做下偌大的蠢事,真是笑死人了。

  这时,一名中年从外面大步走来,步履间意态昂然,显然是久居高位之人。

  听到脚步声,老者睁开眼,见是自己大儿子,不由大感意外,“修仁,你怎么回来了。”

  “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