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8.叫姐姐!_不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租佃经营为主,七成以上的农田都是如此,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农民都是租田为生。

  由于土地自由买卖,这些土地未必全是官僚豪强占有的,在民间有许多通过工商业致富的百姓,也会购买田产,毕竟土地是比贵金属还保值的资产。

  就像后世,有钱人喜欢多买房产一样的道理。

  原则上来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土地的所有权都归皇帝,或者国家,因此便有了收取赋税的权利。

  而其他人只是对土地有‘占有权’和‘使用权’,地主凭借占有权取得收益,农民依靠使用权获得收益,三者既相对立,又相互依存。

  只不过现在是豪强大地主无视了国家的所有权,并对实际使用田地的农民极尽压榨,破坏了生态平衡。

  于是赵孟启摸索着,想建立一个三者可以和谐的分配模式。

  打个比方来说,他用五万亩地建立一个田庄,名义上由赵葙所有,以取得赵官家及皇室的支持,防止被侵吞。

  实际上成立商业化的机构进行经营管理,然后把占有权资本化,票卷化,满足有钱人的投资需求,再用合适的方式交给农民来耕作生产。

  最后其中大约五成利益分给种地的农民,其中两成分给投资人,另外三成则是管理、生产成本、税赋等等。

  这时候的租佃主要有两种形式,分成制和定额制。ъìQυGΕtV.℃ǒΜ

  分成是扣除农税和种子后,佃客与地主按成分配,一般都是对半分,会因生产工具由哪方所出有一定浮动,

  定额就简单些,佃客向地主缴纳定额地租,不论年成好坏,余额全归佃客所有,但佃客可能要负担税赋。

  而赵孟启这个方式,田庄将成为纳税主体,统一缴纳所有该交的税赋,甚至包含了农民的其他徭役杂税在内,而投资人和农民都不用再担负税赋。

  也正是因为这样,五成的纯收益肯定能受到佃客的欢迎,而投资人相比以前的地主,看起来是减少了一些收益比例,却省去了管理成本,少了许多麻烦,这份收入还是光明正大合理合法。

  “到时候,会发行田卷,目前要用粮食来买,二十石一亩田卷,每年到田庄领取两成免税收益,并且田卷可以自由转让买卖,价格随行就市,怎么样,钱大富婆有兴趣么?”

  赵孟启就像狼外婆一样看着钱朵,循循善诱着。

  钱朵的计算能力比起赵葙来,还是好了许多,立刻在心中打起了算盘。

  平江一亩良田正常是三十贯左右,但通常有价无市,没有特殊情况,正常人家都不会轻易卖田。

  二十石粮食,平常时节也是价值三十贯左右,但要是按眼下平江城的价格,那就是一百贯往上了,似乎有些不划算。

  一亩地五分之一的收益,也就大概六斗米左右,折钱差不多一贯。

  换句话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