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2.文庙谈判_不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忧虑。

  “仓使,咱们该如何应对?燕王这不像是要妥协的样子啊。”吕文才不安道。

  谢堂瞟了他一眼,“你怕什么,燕王动谁也不会动你们吕家,再说了,你们以为他真敢乱来么,我看他不过就是在恐吓我们,真要有这想法,何必说出来,他现在这样子,明显还是想和咱们谈的。”

  徐学谦板着老脸附和道,“仓使说得没错,他若是敢行强抢之事,天下士民都容不得他,必定高举义旗共讨伐之!”

  一名年老士绅,踌躇着说道,“燕王毕竟是储君,而且年轻气盛,依老夫之见,待会咱们还是不要逼迫太甚,稍作退让也不是什么大事,万事以和为贵嘛。”

  这话说完,不少士绅都是点头赞同,纷纷表示可以和燕王好好谈谈,适当的放弃一些利益,以免真的把燕王逼急了。

  众说纷纭中,谢堂脸色变幻不定,最后也只能轻叹一气,“好吧,既然大家都是这意思,那就这么办吧……”

  继续商量了一些细节之后,谢堂领着众人进入大成殿中。

  赵孟启正在研究平江图,听到脚步声才回过头,看着谢堂等人,“都想好了?”

  谢堂揖手,“殿下,此处也没有闲人,臣就打开天窗说亮话。”

  赵孟启瞥了一眼孔子画像,意味深长道,“确实没有闲人,说吧,要如何你们才肯将粮食平价放出来?”

  “臣等谋求的也不多,只是请殿下停止经界,维持现状,为此,臣等愿意每年缴纳固定税额,比如,平江府每年两百万贯,嘉兴府每年一百六十万贯,这笔税额与政策税赋无关,而是由两府士绅自凑,统一上缴。”

  这意思是说,朝廷不就是要钱么,那你也别管我们具体有多少土地,咱们每年上贡一笔钱就是了,至于怎么分摊我们自己协调,不劳朝廷费心,大致上,有点像蒙古人的包税制。

  赵孟启无可无不可,淡淡道,“还有呢?”

  “臣等将敞开卖粮,保证粮价绝对不高于三贯。”

  在谢堂等人看来,这绝对是很大的让步了,毕竟他们花了五千多万贯买粮,现在也不指望赚钱,但起码得平本,粮价只比平常翻了一倍,在灾荒时节也算是正常了。

  “三贯?”赵孟启眼皮一掀,似有不满。

  谢堂想了想,“殿下若是需要粮食,臣等便以两贯半卖给殿下,让殿下能补回空缺。”

  这话就是在暗示燕王,自己等人知道他所卖的那些粮食是从何而来,现在愿意以半价卖回给他,就是在帮他堵漏子,至于燕王赚的那些差价,就当是自己这些人的孝敬了。

  赵孟启笑了,正经那种,似乎是在开心。

  士绅们都偷偷松了一口气,总算把这一关过了。

  虽然割舍那么多利益让他们都很肉痛,不过能舍小保大,换个平安也算是值得了。

  可是燕王笑着笑着,神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