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0.受刑_不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这个方式来代替惨叫。

  而耿直也发泄式大喊,“三。”

  红色棍影又起,猛烈落下,“啪!”

  “再来!”

  常庚脸颊颤抖,“四。”

  “啪!”

  “痛快!”

  耿直与常庚轮番挥棍,似乎打出了节奏。

  赵孟启肩背上渐渐皮开肉绽,血水四溅。

  看着这真实又迷幻的一幕,强烈的视觉冲击,令许多人开始恍惚起来,似乎魂魄正在抽离。

  并不是他们没有见过打板子,相反,自从宋太祖确立了折杖制度,打板子就成为了衙门中的主要刑罚方式。

  所谓折杖法,就是把流徒杖笞四种刑罚折算成为打板子来执行。

  比如判了流放三千里,就可以改换成脊杖二十加配役一年。

  若是徒三年,就打二十脊杖,然后立刻释放。

  还有判了打一百杖的话,实际执行的时却只打二十臀杖。

  之所以采用这个折杖法,一个是体现仁慈,毕竟长痛不如短痛。

  二来嘛,大约是以具有戏剧性的惩罚,来规训民众敬畏法律。

  所以古代的行刑往往都是公开的,通过直观场面的视听冲击,让民众将犯罪行为和受惩罚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使一些潜在犯罪者因为恐惧刑罚而放弃犯罪。

  可是对于特权阶级来说,往日观看这样的场面时并不会产生恐惧,因为刑不上士大夫嘛。

  然而,眼前这一幕,却实实在在令他们震撼和恐惧。

  连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燕王,都没有了减免刑罚的特权,那还有谁能逃脱罪惩呢?

  “四十三。”

  “啪。”

  “继……续。”

  赵孟启仍旧顽强的喊着,但声音开始颤抖,似乎对疼痛的忍受到达了极限。

  常庚忍不住就收了几分力道,“四十四。”

  棍肉相交,声音似乎没有变化。

  但赵孟启立刻怒骂,“娘们都比你有劲,这下不算,重打!”

  因为放水反倒让殿下多挨一杖,常庚不禁有些懊悔,急切间把力气都灌于棍上,奋力挥下。

  “啪…咔……”

  水火棍居然拦腰而断,常庚望着断茬失神。

  院中其他人哗然,即便心理再阴暗的人,此时也不会对这次杖刑的真实性有丝毫怀疑了。

  作为刑具,水火棍是有统一标准的,‘长三尺五寸,大头阔不过二寸,厚及小头径不过九分。’

  大的一头宽六厘米多,厚度和握柄一头的直径约三厘米,以坚硬结实的木料制成。

  可以想象要将其打断那得用多大力气啊,这样的击打力量下,普通人就算穿着甲胄做防护都会吃不消。

  眼看着此时的燕王没有发出喊叫,也不见其他反应,所有人都慌了神。

  完蛋,该不会真把燕王打死了吧?

  哪知赵孟启也只是为棍子被打断而错愕,很快就回过神,“换棍子!换人!再打!”

  还打?

  燕王一定是疯了!

  换棍子也就罢了,还换人?

  这分明是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