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5.尽夜_不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森冷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蒲师文恐惧万分,喃喃哀求,“别杀我,我不想死,我愿意用所有的财产交换,十万贯,不,是五十万贯…”

  “呵呵,用钱换命?”赵孟启都被逗笑了,“不愧是商贾,以为有钱可以买到一切……不过你们蒲家可是蕃商之首,把持香料贸易,说是富可敌国都恐怕保守了,听闻你爹蒲寿庚常与人炫耀,‘胡椒八百斛不足为道’,你作为蒲家长子,一条命才值十万五十万?”

  胡椒,在后世只是普通百姓厨房中很寻常的调料,但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十分昂贵的奢侈品,常常价比黄金,甚至就是财富的象征,可以直接当钱用。

  唐代时有个名叫元载的超级大贪官,长安城中一百零九坊,他家就独占三坊。

  在元载倒台后,其被抄没的家产中最为耀眼也最令世人震惊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八百石胡椒。

  从此‘八百石胡椒’就成为一个梗,用来表示惊世骇俗的海量财富,频频出现在诗词一类文学作品中。

  无独有偶,明朝正德年间,锦衣卫高官钱宁被抄没家产时,也被搜出胡椒数千石。

  如此被权贵争相囤积,说明胡椒不仅昂贵而且保值易变现,就和后世茅台一样,都是贪官最爱……

  在宋代,得益于海贸兴盛,胡椒等香料进口量大增,但仍旧昂贵。

  宋哲宗时,广州每年向朝廷进贡檀香两千斤、胡椒五十斤,但哲宗觉得这个数目太大,就把檀香缩减为一千斤,把胡椒减到二十斤,可见胡椒比檀香还紧俏。

  直到明初,一斤胡椒都还能卖到十几两银子,永乐年时,朝廷直接将胡椒当俸禄发放,每斤折钞十六贯,这还是由于郑和下西洋带回了大量胡椒的情况下,后来禁海导致进口减少,宣德年时每斤胡椒就要折钞五十贯了,相当于将近七石大米。

  宋人极其热爱香料,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商品,可正常渠道进口的香料价格高昂,只有少数权贵才消费得起,于是便有了大规模的走私香料来填充这个庞大的市场,使得胡椒等香料从奢侈品变成了受众更广的‘中等消费品’。

  本来在这个贸易中,国家应该得到相当可观的税收,但因为政策失当和吏治腐败,导致走私频繁,大量利益转移到了官吏权贵手中。

  而控制着香料贸易的蒲家,从中得到的财富那就更是无以计数了。

  那么蒲师文只拿几十万贯就想买命,这不是打发叫花子么?

  等他意识到燕王没那么好糊弄,又急忙补救,“殿下,殿下,罪民说错了,不是五十万贯,是所有,蒲家所有的财产!所有财产都献给殿下,只求留我一条狗命,无论要我做什么都行,从此我就是殿下的奴仆,是殿下脚边的一条狗,我能为殿下招揽海商,并且替殿下操持香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