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诗为乐心_不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似乎很快,两刻钟便到了。

  “停笔!交卷!”

  赵孟曦慌忙写下最后一字,才把卷子交给小黄门。

  五人的卷子收起之后,没有给考官过目,直接交给了翰林侍读。

  “赵孟曦卷,词,浣溪沙·空愁,

  乱后孤山探禹穴,

  西塞好梦爱成别。

  应怜堪恃不同归。

  绕遍愁绝增造化,

  空愁归去浪沾巾,

  谁知江水不遗才。”

  侍读念完这首词,杨栋正要起身点评,但丁大全却抢先道,“谢相,您是诗词大家,还是由您点评比较好。”

  这丁大全显然是不想让杨栋再次暗助赵孟启,不过他的理由也说得过去,谢方叔在诗词一道确实还不错,当然重要的是他的身份。

  谢方叔沉吟了一会,看向杨栋,“元极,你以为如何?”

  你这明显起意了,我能说不么,杨栋无奈,只好道,“论诗词,谢相自是强过下官无数,自当让贤。”

  “那便谢过元极了。”谢方叔致意后,走到侍读身边,接过卷子,再次细读了一遍,这态度还是比较严谨的。

  “这首浣溪沙,用辞倒是朴实,虽显得稚嫩生涩,但小小年纪能在这短时间内作出,已经很难得了。”

  谢方叔的话听起来像是夸奖,但言下之意就是,味如嚼蜡,也就比打油诗稍微好点。

  随后的评级,他也是给出了一个‘中’,而董槐也给了‘中’,也就程元凤这个认死理的,给了个‘下’。

  赵孟曦脸一垮,沮丧无比,他自认为已经是超常发挥了,若是再给点时间,他也能好好雕琢一番,奈何……

  翰林侍读开始念下一首,“赵鹤云卷,虞美人,

  韶华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

  西风无赖过江来,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

  秋声带叶萧萧落,莫响城头角!

  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

  这首一念,百官中许多人都惊叹不已。

  而谢方叔脸上露出了笑容,微微点着头,“这首虞美人很不错,秋之为气悲,但亦不知悲从何来。于是怨西风,惧角鸣,恨浮云遮月,总之均是莫可名状的惆怅。此词将悲秋之情跃然纸上,实属上佳之作,尤其如此短时,更为难得,很好!”

  如此夸奖,有他支持赵鹤云的原因,但词作也确实很好,百官也是做此公认。

  就连赵孟启都不禁多看了赵鹤云两眼,虽然他只会抄诗,但欣赏能力还是有的。

  赵孟关暗自拿着自己所作一对比,心头开始恼恨起来,没想到这比试里竟然卧虎藏龙,没一个简单的。

  很快,评级也出来了,三上!

  赵鹤云难掩欣喜,今日好不容易碰到自己最擅长的,总算出头了一次。

  翰林侍读清清嗓子,“赵孟颒卷,诗,江山阻风,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咦!这诗,不错啊!

  百官又惊讶了,没想到宗室子弟中,居然连出两位才子。

  谢方叔也满是讶然和欣喜,之前赵鹤云他是多少有些了解的,但赵孟颒之前可是默默无名之人。

  “本诗用语奇丽,比喻清新,委婉含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路悠悠、征人泪、巨浪、西风、白头这些意象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还有思念之情,若非你还是一名少年,某甚至错觉诗中尚有厌世之感。哈哈,少年人,更需意气风发才是。”

  这细致的点评,以及恳切的教诲,让赵孟颒心生感激,躬身施礼,“晚生小子拜谢相公指点。”

  评级,三上!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