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0章 皇帝的深意,军粮调包案!_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0章皇帝的深意,军粮调包案!

  后设各卫所,创制屯田,以都司统摄。

  每军种田五十亩为一分,又或百亩,或七十亩,或三十亩、二十亩不等。

  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种。

  从项文曜督抚贵州以来,在原驿道的基础上大加修筑,并按六十里为一驿,十里或二十里设一递铺,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的驿道网络,即由两湖至贵州的鄂湘黔驿道。

  由贵州至云南的滇黔驿道;

  由四川叙永经贵州毕节、乌撒到云南的川黔滇驿道;

  由重庆至贵阳的川黔驿道;

  由贵阳经都匀到广西的黔桂驿道。

  仅仅两年时间,在山峦起伏的贵州,修通了一条条通往各镇的驿道干线,在原有驿道上扩展,并添补修缮,每个县、卫,接通驰道。

  朝廷砸在贵州七十万两银子,用来修缮驿道。

  而修路的主力军,就是贵州卫所共十四万卫所兵,加以招募贵州本地百姓,皆付役钱。

  贵州地疲人穷,六个男丁一日共赚一个铜板,土人对钱财要求不大,反而想得到中原的布、粮等等,中枢趁机赚取差价,人力成本更低。

  所以,贵州修路是最难,但花的钱却是最少的。

  巅峰时期,项文曜征召二百万人(包括外省人),在山路中劳作,开山断石,修通一条条主干线。

  因为贵州穷困,所以中枢特批,贵州兵的军田缴纳十分之一,充入平籴仓,充作军粮,算作税赋

  又因贵州军田少、丁口多,在景泰九年皇帝下诏,贵州军皆可在平籴仓每月支取三斗米,作为军事补贴。

  此事,还被项文曜大书特书,算作他在贵州的主要功绩,他在奏章里写着,贵州军皆能饱腹云云。

  所以陶成不信。

  镇远卫地处镇远府中心,镇守左右两翼土司的核心,怎么可能没有粮食呢?

  陶成抽出腰刀,架在程飞脖子上:“程飞,当本将不敢杀你不成?”

  “大人饶命,指挥使是好人!”那个面黄肌瘦的兵卒跪在地上。

  “好人个屁,你们连肚子都吃不饱,肯定是他贪墨了你们的粮饷,伱们不必怕,本将给你们做主!”

  陶成怒斥:“来人,把程飞给本将拿下,本将要当着全军的面,将他凌迟处死!”

  而镇远卫兵卒全都跪下,向陶成乞恩。

  正说着,一群卫所兵东倒西晃、气喘吁吁走进校场。

  陶成目光凌厉:“操练时间,这些人为何迟到?来人,将所有人抓起来,斩!”

  旋即,目光森冷地看着程飞:“你身为镇远卫指挥使,朝廷将重任担负在你身上,你贪墨粮饷、放纵士兵不点卯、不训练,你是如何报效皇恩的?”

  那些东倒西晃的卫所兵跪在地上,大呼冤枉。

  陶成能听懂点贵州方言,但听不太明白,大步走过去,直接一脚踹在一个兵卒身上:“到时辰不训练,还跟本将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