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帝王心不是你我能揣测的”_26_春昼长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雨初霁,碧空澄净如洗,南长街的宫门前一排排马车井然有序地等候着。

  元德殿内,文武众臣分立两旁,年轻的皇帝高坐于龙椅之上,不发一言。

  晏照夜身着官服,手持笏板,敛着目立于文官众臣之间,姚辞玉在他之前。

  李衍说话的声音不大,但因年轻,中气十足,所以足以传遍元德殿每个角落,“昨夜边关来报,胡人已开始整顿军马与粮草,众臣以为,这是何意?”

  童甲是武状元出身,十几年镇守边关,他脾气直来直去,从不喜欢说一句话场子要转十八圈的人。

  他最先出列,言辞铿锵,“回皇上,臣以为胡人蠢蠢欲动,怕是要再兴干戈。”

  余下官员纷纷附和,皆认为胡人是要与大虞打仗。

  对于众官员的意见,李衍不做定夺,只是又提起了一个月前的事。

  “一个月前,京城的官兵在桃叶渡搜出胡人信物。顺着信物又找到了胡人在京中安插的细作,不过那细作早已自戕。”他话音一转,“你们说,这是否是胡人在给我大虞敲打提醒。告诉我们,大虞遍布他们的眼线。”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姚辞玉悄悄回过身子,低声说:“圣人如此草木皆兵,看来情况十万火急。”

  又一位老将军持笏板出列,他身板挺直,说的话量重重压在元德殿的砖上,“皇上无需担忧,我大虞百万将士,何愁不能轻取一个小小的胡人部落。”

  御史郑铖一听这话,眉毛气得竖了起来,“夏将军此言差矣,打仗耗费的不仅是国家的心血,也是百姓的心血。你我远居京中,有饭食衣物,还有奴仆侍候。边关的百姓日常生计足够艰难,如若兵戈再起,他们如何生活?将军是久经沙场之人,应该更懂得百姓的困苦。”

  夏荻哪能任由郑铖指责,平日里他最烦这些只会写折子的言官,于是他也不客气地回道:“边关部落时常会进城烧杀抢掠,比起放任这些胡人,把他们打得心服口服才是一劳永逸的法子。”

  “若是淑妃还在,或许……”

  不知是哪位大人提起淑妃,简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淑妃格尔桑卓,是乌黎十八部首领阿使那的女儿,她的名字在胡人的语言中意为“闪亮的明珠”,足以见阿使那对她的疼爱。

  十年前,阿使那为求乌黎与大虞交好,向先帝进贡了自己的女儿格尔桑卓。

  格尔桑卓自幼生长于辽阔的草原,皇宫之于她就是牢笼。她曾多次写信给自己的父兄,希望他们能够带自己回家,回到她策马扬鞭过的草原,可终究这只是她的奢望。在无尽的痛苦与孤寂中,格尔桑卓郁郁而终。

  死后她的坟墓也只能安在李家的陵墓里,她再也没能回去梦中的那个草原。

  高位之上的李衍也拉下脸色,“好了,朕说这些不是为了听你们打嘴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