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9章 包装_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9章包装

  “小友,你说的这些,老朽也认,但中医发展与洋人何干?”

  史老的说法,让陈冀生有些无言以对,这就是中医师们对于中医的信仰,我比你先进跟你没话说。

  在许多中医的眼中,西医是粗鄙无能的,只能开刀治病,在他们看来许多病,无需开刀就能治。

  西医只是伤科比中医先进一些,也是因为一些特效药而已,这不是一家之言,而是普遍认知。

  即便在国内中医跟西医也是格格不入的,中西医的结合,还在摸索的阶段。

  一些中医出身投身西医的年轻医师,还在逐步的摸索之中,而中老年的中医师,多半还是排斥西医的。

  不排斥西医的不是没有,只是少数,显然史老并不在少数之列。

  “史老,我问你,我国与西方,需不需要交流?”

  陈冀生的问题,一下就问住了史老,西学东渐,他是见证者之一,说不需要,那是违心的。

  “小友且说……”

  知道在交流一事上拿不出驳斥的说法,史老也不纠结,接着往下问。

  “交流,就意味着融合,目前的西医在临床治疗上是强过中医的,随着药物与技术的积累。

  强的这一点距离会越来越大,东西方之间的融合需要时间,而时间恰恰是中医所缺少的。

  到了融合的那一刻,西方的技术好过咱们的东西,一旦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了,中医也就艰难了。

  如今的中医西医,有所差距的无非一个伤科,拢进来之后,史老你说中医会如何?”

  对于中西医的结合,陈冀生也知道的不多,但他清楚的是,目前许多中医医师,大多还是以家传为主。

  在中医教育上,虽说有史老这样的开先河者,但跟西医的教育,差距是很大的。

  “小友说的也不错,在伤科上中医确实远不如西医,可将西医并入中医,医学生们学的东西就太多了。

  与其兼容并蓄,不如专精一科,中医做中医的,西医治西医的,在医学生的培养上,就容易很多。”

  听了史老的说法,陈冀生暗叹一声果然,跟这样的泰斗人物讲医学,自己差的还是太多。

  这些东西,可能史老几十年前就经历过,想说服他很难。

  “史老,如今中医能治多少病?西医能治多少病?

  前清之前,西医还是一文不名的,一场一战、二战,西医就蓬勃发展起来了,已然形成了完整而科学的体系。

  中医呢?前清民国跟元明之时,有多大的区别呢?

  以中医结合西医是大势所趋,史老如果不开先河,等后辈们要开先河可就难了。

  如今国内已经有了中西结合的趋势,史老是中医界的教育家,我说服不了您,只能您自己拿主意了。”

  说服史老,陈冀生觉得是没办法了,办不成,他也没办法,只能后续找合适的人手了。

  “小友说的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