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7章 产业中心_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7章产业中心

  将娄家的生意大致的安顿好之后,陈冀生在老宅看了一下胡生带回来的资料。

  虽说是来自大洋彼岸最新的资料,但资料对于电子产业的布局,说的还是有些模糊。

  如今的电子产业,也一样是引领时代潮流的高科技企业。

  高科技这玩意儿好像从出现到未来,都一直处于探索的状态。

  只要资料到了手里,就是淘汰、落后的,不合时宜的。

  翻阅了十几份最新的资料,跟产业布局有关的,大多还是针对厂房跟设备的。

  陈冀生要帮二姐在港城,建造一个电子产业园区,这些资料能提供的参考价值实在不多。

  没办法,他也只能带上人进行实地考察了。

  陈冀生外出考察,方姐自然要跟着,保不齐陈生会有很么奇思妙想。

  错过了,就是对芳妮集团的发展不负责任。

  如今的芳妮集团,只能算是依旧处于草创阶段。

  虽说纽扣厂已经投产,欧美各方对产品的反馈也不错。

  但纽扣厂,只是未来芳妮集团的一个小角落。

  制衣厂虽说也在开工,但现在的产品,主要还是接手老厂之前遗留的订单。

  新招的女工,也在老厂这边实习,离着正常生产集团的产品,还有一段距离。

  茶包制作,也进入了新一轮的设备升级,之前仓促上马,许多工序都是人工凑合。

  参照太古的生产线,芳妮集团这边的生产线,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

  总之,这段时间的芳妮集团,也进入了相对的停滞状态。

  许多东西要落实,需要的是时间。

  除了方姐、张漪清、黄文玉,陈冀生把干脏活的老杨也叫了过来。

  厂址的选择,老杨这边的建议,也是很重要的。

  未来的电子产业园,虽说不是准军事单位,但在保密性上有要求。

  陈冀生没有经历过正经的野战,在战场经验上不如老杨,所以厂址的选择,需要老杨这边的建议。

  “漪清,吐露港这边,董包二生的建港申请,港府批了吗?”

  对于沙田的地块,陈冀生这边专门做过规划,建造属于自己的港口,之前是写进计划书的。

  “已经通过了审批,正在走程序,下半年才能开工。”

  不用翻阅资料,张漪清就给了准确的答复。

  看着小巴外面的海岸,陈冀生点了点头,吐露港一线的地块,基本都在地产集团的手里。

  只要扼住这边的港口,想在沙田建对外的工厂,很难越过地产集团这一关。

  如果不计成本,走港九那边的码头,这是没办法。

  “沙田的地块入手多少了?”

  对于地产集团的具体情况,陈冀生了解的不多。

  相对于维港商圈的房产项目,陈冀生更关注沙田这里。

  这次来港城,他多数时间也是住在沙田的老宅里,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乎沙田的发展。

  在沙田打造一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