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5章 雁门前线_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5章雁门前线

  整个并州,不,不如说河北三州都在迅速活跃起来。

  大量物资被输送到前线,军队开始集结。

  这可不仅仅是并州这边,幽州那边鲜卑也在南下。

  自己这边一直不开边市,他们的牲畜卖不过来,也得不到需要的物资。

  内战显然打不下去,那就打外战。

  张和无所谓,你们要打就打过来。如今说是鲜卑全员入侵,实际是分成三个部分入侵。

  三部分之间,偏偏又互不统属。

  同时三方势力敌对很久,在南下的同时,也要放着别人暗算自己。

  如此以来,自然更加不能全力南下,最多派一支偏军,几千人也就顶天了。

  三路大军下来,人数大概能超过两万,对于鲜卑来说,已经算是对大汉的‘重视’了。

  “要说鲜卑也没重甲,没攻城的能力,为什么以前朝廷会被他们欺负?”张和不太明白。

  鲜卑出现具装骑士,那都是在两晋内迁之后的事情。

  很难想象,一个草原民族会开始重视重骑兵的培养,大概是为了适应中原的战争环境。

  “鲜卑的可怕不是在他们的战力,而是他们的好学。”荀攸稍微做过一些功课,“他们本来是在山林里面出来的民族,当时已经不靠游牧生活。”

  西汉初期,东胡被匈奴击败,退保鲜卑山,于是有了鲜卑族。

  这和羯人的起源差不多,匈奴和大汉都不要,最后以聚居地羯室作为民族的名字。

  当时另外一支东胡退居乌桓山,这就是乌桓族的诞生。

  两个民族当时受匈奴奴役,所以风俗习惯上向匈奴靠近。

  随着匈奴被击败,归附东汉的鲜卑占据草原,势力庞大后他们的野心也变得庞大起来。

  从那个时候开始,已经是时叛时降。

  至檀石槐一统鲜卑各部,这是东汉时期鲜卑的巅峰,差不多二三十年,屡屡南下。

  朝廷数次讨伐都是狼狈而归,云中、五原和朔方三郡被鲜卑占据,上谷和代郡也有鲜卑游弋。

  “占据草原的鲜卑,依靠从匈奴那里学到的手段,重新开始游牧生活,同时也学会骑射。与大汉交战、臣服再反叛,每次战败,他们就会反思和总结,然后掌握新的技巧。”荀攸摇头。

  最可怕的不是鲜卑多么彪悍,而是他们善于总结和学习。

  两晋内附之后,更是迅速汉话,学会步战,甚至组建具装骑士……

  “这不对!”张和摇了摇头,“他们就算会学习,最多也只是针对我们的战法,针对性进行战术调整。否则他们就不会只是肆虐长城以外,而是南下和我们争天下了。”

  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科技水平,鲜卑那边都远远不如华夏。

  他们能发明强弩?

  就鲜卑马那高度,能武装重骑兵?

  所谓的优势,说到底就是骑术和弓术,撑死就是骑射。

  换了以前还有个优势,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