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七八章_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士”,则指“由地方学校贡入国子监”的贡生。或曰“岁贡士”,他们不参加会试,会参加翰林院对他们在国子监内部的考试,评个高低之分。——有些试图论证该条目为假的论据为:“建文2年的科举,仍然有上述多地的考生,并有一名北平进士”。这是对“学校贡士”的含义有所误解。这项政策里对北方学子的歧视,我想已经不必多说了。】朱橚连连摇头:#大侄儿,你处心积虑的挑起了对北平的战火,而他不计前嫌,千里迢迢来到北平为你出仕,看看他,再看看你,你继续歧视北平,你恶毒!#朱允炆冷冷一笑。闭嘴不语。坚决不说更多会被骂的话了。【抛开这条有争议的史料,我们回过头去看可信度更高的《蹇义复旧制疏》和《姜氏秘史》。前者缺失了一些四川、湖广等地的儒学更变事项,也有一二条目的数字和后者出入,但大体是互相映证的。儒学一般按照行政级别不同,设立的工作人员也不同,通常是。府:教授1人,训导4人。州:学正1人,训导3人。县:教谕1人,训导2人。up自己根据史料整理了各个省份的变动。以正负号标明增减。一个地方又增加,又减少的,分开表示。直隶:训导(+2)江西:训导(-1)河南:训导(-14)北京:儒学(-1)山西:儒学(-1)陕西:儒学(-3)广东:儒学(-5),训导(-3),教授(-1)广西:儒学(-4),训导(-8)湖广:训导(-19)四川:训导(-83)云南:儒学(+9),训导(-5,+6),学正(+2),教谕(+3)四川行都司:儒学(-1)播州宣慰司(四川):长官儒学(即土著儒学+1,-1)陕西行都司:转移都司儒学至宁夏等卫浙江、山东、福建、辽东都司:未改动】这段说完,一个excel的表格出现在光幕之上。最(-133,+8),教授(-1),学正(+2),教谕(+3)朱樉抓住最重点的:#正的,负的一起算,你一口气裁掉了125个训导啊?多少钱来着?#朱棣默契的配合:“正八品以下不给发钱,搞不好侄儿对儒学教授们也一视同仁呢!”朱樉:“恶——”并不想和朱棣那么有默契!【可以看到,直隶、浙江、江西、福建,这四个传统科举大省的受影响程度是很轻的,合在一起仅增加了一个训导,而这4个省份,在没有南北分榜的建文2年-永乐22年这20多年间,共有1392个进士,占总人数的71.79%。

  】老朱十分不悦,正坐在那边生闷气。茹叹了口气:#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朱允炆弱弱道:“其实只是加了一个训导……也不会变那么好吧………只是一直都很好…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