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2 高句丽国除(3)_文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让百姓过的更好。

  这种思想的差别,体现在治理国家上分歧就非常大了。

  比如这次征讨高句丽,长孙无忌就一直要求征用数十万民夫运送物资,确保不会因为后勤问题导致战争失败。

  可他完全就没有考虑过这么做会给百姓带来多大的灾难。在他看来百姓多的是,死就死了。

  而岳山是坚持反对肆意征用劳役的,就算征用也要慎用,尽量保证民夫的人身安全之类的。

  因此两人没少争执,后来岳山灵机一动想到用移民充当民夫的点子,这件事情才算解决。

  两人在权力方面也存在争斗,主要是长孙无忌往岳山的势力范围掺沙子。

  比如棣州,许多官员都是他安插过去的人。比如大理寺为首的司法体系,他也拉拢培养了许多懂法的人进入提刑司。

  双方争夺最激烈的还要属科举体系。

  学政体系和科举体系都是做官的途径,却都掌握在岳山手里,他这个宰辅兼吏部尚书自然很不爽。

  学政体系还好说,在推广新学打击山东文化士族上他们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没有争抢的必要。

  关键是科举体系,必须要掌握在政事堂和礼部手里,不能让岳山这个外人插手。

  所以这几年他一直利用吏部尚书的身份往科举系统里安插人手。

  他的做法自然遭到了孔颖达的反抗,你安插人手是吧?行,脏活累活背黑锅的活儿全给他们干去。不干?那就光明正大的把你踢走。

  长孙无忌几次都恨不得直接把孔颖达给踢走,然而他自己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李世民不会允许他这么做,应该说皇帝才是最擅长掺沙子的人……你们这些朝堂核心重臣相互争权夺利才是他最乐意见到的。

  不过长孙无忌也不傻,他很清楚自己和岳山是有分歧,但共同利益更多。

  所以双方竞争的烈度一直都保持在大家都能接受的范围内,不会真的成死仇。通俗点说叫争而不斗。

  甚至可以说,如果对方遇到了致命危机,他们绝对是第一个出手相救的人。

  这就是岳山娶李丽质带来的最大好处之一,要是没有这桩婚事,长孙无忌的手段会比现在黑十倍百倍,直接下死手都不是不可能。

  想想历史上的刘洎,就是因为和长孙无忌政见不合,又不懂得妥协,就被长孙无忌联合褚遂良给整死了。

  岳山的政治智慧远不如刘洎,要是没有这层亲戚关系没有共同利益,长孙无忌早就开始布局收拾他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对于岳山自己往坑里跳的行为,长孙无忌还是喜闻乐见的,自然也就不会出声提醒。

  岳山自己不明白这是个坑吗?他不知道这么做会让自己的历史评价降低吗?

  自然是知道的。

  所以他也准备了后手,那些被收缴上来的高句丽书籍不会被销毁,相反他还会组织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