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4章 息壤框架初定,萌芽要全面进军消费_天天撒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动清除缓存和垃圾文件),免得占用桌面空间。

  这就是为什么,早期安卓用了半年之后就开始疯狂卡顿的原因。

  不过现在的安卓也讲究了,也能吃完东西随手收拾(清理垃圾文件),处理速度已经和IOS不相上下。

  但不论是“不讲究”的安卓还是“讲究”的平果,他们的桌面(RAM)上都会摆放一些永远不动的东西(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而这些东西,也会占据一定的桌面空间。

  这种把所有重要的东西都放在办公桌上的方式,就是所谓的“宏内核”——在宏内核的操作系统中,重要的基本功能被集中在一起。

  这样的好处是想用什么伸手就可以拿,调用速度非常快。

  坏处则是如果有一个东西出了故障,别的东西也会遭殃——就像是办公桌上的水杯倒了,你的电脑和重要文件都可能被打湿。

  息壤和它们完全不同,因为息壤是微内核操作系统。

  如果说IOS是个比较讲究的正常人,那么息壤就将是一个超级完美主义的洁癖——在他的桌面上,只允许有一台不超过13英寸的笔记本电脑。

  和宏内核相反,微内核系统的内核非常简单,它只保留最最基本的功能,其他的功能全部分散,需要调用的时候再启动。

  因此,微内核的操作系统仅仅占用极少量的RAM。

  对于不少手机来说,标明6G的RAM因为使用了宏内核的操作系统,实际往往只有3G。但如果是微内核系统,可用的RAM则会在左右。

  同样的额定RAM,微内核却能够保留更多的可用空间。

  也就能节省下更多的计算能力。

  从理论上来说,不考虑镜头、外观和屏幕分辨率,微内核能够用较为低端的配置,实现较为高级的体验。

  但令人意外的是,现实应用中,微内核系统的效率却往往低于宏内核。

  形象来说——

  宏内核在办公桌上吃完饭,丢了饭盒就能抄起电脑继续工作,但微内核因为只在办公桌上保留了电脑,吃饭要到楼下食堂,吃完了才能上来工作。

  这就是微内核的一大弊端——

  应用程序和内核处于隔离状态,不同模块之间的通信需要内核来“搭桥”。

  具体表现就是——

  宏内核一点就开,微内核总是慢半拍。

  而这一弊端,也正是息壤团队需要在接下来两三年中解决的大麻烦之一,要通过优化通讯协议等操作,让息壤变成一个有闪电侠能力的洁癖。

  而这,也正好是华威最为擅长的点。

  这也是为什么,张硕无论如何,都坚持要跟华威合作的原因。

  虽然内核和应用程序之间隔了一段距离,但只要息壤调用得足够快,息壤就仍然不卡——在结合5G的情况下,延迟问题可以进一步降低。

  “连接一切可能”,是张硕对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