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章:冬闲_一枪刺回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嗯。”听着崔希逸的话,宋通也笑了,“本来也没有特意称呼它什么。大使既然这样说,宋某倒觉得很是贴切。”

  两人说笑几句后,崔希逸再低声询问天雷场内,武械制造的事。

  宋通一一作了回复,只说是若要起到震慑作用,已然是足够。

  崔希逸听罢,心中欣慰、喜悦之余,再又双手合十,暗祷诸事顺利的同时,减少更多杀伤。

  随后,他再问起了曹世宇、段晏二人受责的事。

  宋通也就回答,说是回到凉州,先去城傍军中,与回纥首领伏地南做了交流。

  到了那里,他正好遇到伏地南命人鞭打几个兵士。

  询问之后,宋通也就知道,这几名兵士,与身在节度使府的厩丞段晏、侍卫曹世宇,合谋盗卖马料并一起分赃。

  宋通与伏地南再叙谈了近来各处的军务,就赶回了凉州。出于严惩与教训的考虑,他公开处置了段晏、曹世宇二人,并借此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

  崔希逸得知二人因为生活清苦而耐不住,就联手起来偷卖马料,心中很是愤怒。但他再听宋通说到,众位同袍为救护二人而捐资出来,使二人受刑减少许多,心里又不免生出怜悯。

  “冬日里既无战事,又无农耕。这些心中本就鬼祟的人,更加就会耐不住清闲,胡作非为。”崔希逸叹口气后,再恨恨地说道。

  宋通对崔希逸的慨叹,当然是清楚的。

  边地戍守的各族兵士,除了正常的番值、训练或者参战以外,在农忙时要边戍守边耕作。这样既可以使得所在部伍的食粮尽可能自足,又还可以将多余的粮食,进贡给关中。

  大唐帝国集中财富于长安、洛阳一带,除了要稳定诸般物价,以及满足权贵们维持奢侈生活,也有提防天灾或者偶尔发生的地方叛乱,进而可能影响帝国储备的需要。

  当然,尽可能削弱地方财政,以免使得当地的官员做大;不断增强以长安为核心的,帝国中枢的强权。

  这样“强干弱枝”的策略,是历代帝王都是勤恳精心、乐此不疲地,持续要做的事情。

  原因、目的虽然很多,但是戍守的兵士,借着参与劳作,不过多需要朝廷的供给,的确也减少了许多运输费用、朝廷的财务压力。另外,对于大唐帝国总体的物价稳定,也就做出了极大贡献。

  可是一年分四季,四季所作的事情各不相同。无论各样人等,再是着急多挣来粮米钱财,也需要遵从时节的安排。

  宋通看向崔希逸说道:“朝廷,以及各阶层的人们,再急迫地想要创造出更多财富,也必须听从老天爷的安排。”

  “是啊,”崔希逸点头说道,“冬闲,就是一个因为天寒地冻,不能农耕而令人既可以休闲一时,又多有无奈的状况。”

  虽然这个冬闲,将会再持续上千年。但是宋通知道,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