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巡检司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责稽查往来行人,打击走私。缉捕盗贼。

  因巡检司很容易造成为祸一方,所以朱元璋定下天下巡检为杂职。巡检只是个不入流的正九品官位,副巡检是最小的从九品。

  总的来说。巡检司是个很特殊的衙门,考核归兵部管,选派归吏部管,领导权归地方管,拥有本地农民选出来的兵丁,人数因地制宜,不属于正规军队,却系兵防,颇为类似后世的党政地方武装力量。

  明朝初年天下各地非常混乱,盗匪、逃兵、逃犯、时有强人聚众劫掠,故此巡检司的成立极有必要,但是后来随着社会稳定,就不免成为鱼肉乡里的祸害之一。历史上,弘治皇帝之后,各地的巡检司被大量裁革。

  现如今巡检司也饱受各方商贾的诟病,雁过拔毛,富得流油,所以老和尚当初告诉夏珪,这个差事是一等一的肥差,就算啥也不做,灰色收入等同于富县的七品县令。

  走马上任的夏珪感觉十分清闲自在,除了管理治下的水陆商道,每个月一次操演等外,几乎没什么事干了。本地各大衙门没事也不会动用巡检司,一介杂官,很难升官,是以也没必要去巴结,正常往来的应酬,不得罪人即可。

  这里是最繁华之地,每年的孝敬出息,少说也有一万两银子。夏珪真是做梦也想不到能有今日,来了后欢喜异常。

  饮水思源也是为了保住官职,马上写了几封信寄往金陵,其中自然有徐府,请求徐家照顾。但是他想着徐家怎么会插手区区一个巡检司呢?遂主动筹措了一宗款项,命人押送吏部和兵部,以为地方的孝敬。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夏珪一个师爷出身,没当过官,聘请了前任最倚重的幕友帮他,宾主出身相同,都是文人,彼此相处的不错。此人姓贾名实,字子诚,是本地的秀才,今年三十四岁,长得一表人才,胆大心细,人送外号假至诚。

  看外号可见一斑,贾实遇到事情看似诚实敦厚,处理事情一丝不苟,实则一肚子坏心眼。他多年一手垄断了衙门的案子,从中吃拿卡要,欺善怕恶,本地的老百姓无不惧怕他三分,读书人鄙夷其人,几乎都不和他来往。

  湘潭知县听闻他的名声,怕他惹事生非,想了个主意,让前任巡检招揽他于幕中。正好贾实担心新官上任三把火,加上恶名在外,百姓渐渐绕过他打官司,收入大减,不如进肥的流油的巡检司,无需招摇撞骗,也能大肆收取好处,欣然答应了。

  他有些才干,做事也留有三分余地,懂得细水长流的道理,所以辅佐前任巡检干得有声有色。比如有鉴于京畿周围频频裁撤巡检司,为了让货物流通方便,他便跑到上游下游的巡检司,商量定出了规矩,按照货物的数量只需缴纳一笔银子,这一条道路可以通行无碍。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