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四章 八股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的大中央王朝,出了一个燕王已经够逆天了,这还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其他藩王既没那个运气也没那个能力。

  陪皇帝聊了一会儿,徐灏出来途经文渊阁的时候。见到了灰头土脸的杨士奇,解缙也是脸色蜡黄,但是这些位才华横溢的大儒们一个个精神极佳。

  徐灏惊讶的道:“不是以这儿为家了吧?”

  杨士奇笑道:“洪熙大典虽说初步整理出来,可是还有好多事情要做,过节无非是人情上的往来应酬,何如埋头在文山书海里呢?此乃我辈之生平夙愿。”

  解缙手里攥着一本珍贵的春秋孤本。笑而不语,一脸的满足。

  徐灏很是佩服,这才是脚踏实地做学问的人,说道:“编纂大典诚然是举国盛世,青史留名也是对诸位大人辛勤公务的褒奖。但我希望大人们能明白。书籍绝非仅仅是珍藏在朝廷里的重器,而是先贤为了开启民智,使之国富民强的知识瑰宝,取之于民还得用之于民。”

  说完之后徐灏笑了笑,这里怕任何一个人都足以教育他三天三夜了,也不必他来多费唇舌,施了一礼后转身而去。

  解缙微笑道:“徐都督提倡的图书馆大善,比之私人的藏书阁更加有益于民,平民百姓和寒门子弟皆可以借书学习,长此以往不愁后继无人了。”

  杨士奇点头道:“敝帚自珍无益于国,圣人提倡有教无类。我很赞同徐都督所说的每个人都有读书改变命运的权利,非要分出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好比魏晋时期的寒门无上品,到了唐代,高门大阀注定逆天而亡。

  所以为政当审时度势,顺应民意向前看,借鉴前朝兴亡从而革除弊端。读书人的敝帚自珍就和固执于古礼一样迂腐,方孝孺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我大明不能重蹈其覆辙,八股文到底应不应该保留,希望诸位同仁能仔细斟酌,经筵上畅所欲言,言者无罪。”

  徐灏并不知道即使没有他的推动,以如今朝堂上开明轻松的风气,即使没有内部和外面的双重影响,很多事情都自然而然发生了很奇妙的化学反应。

  首当其冲就是朱元璋制定的八股文,徐灏一直认为是最令他头疼的难题,却忘记了这是明朝初年,八股文不过刚刚盛行了几十年而已,整个士林对于八股文一样毁誉参半,不过是因太祖皇帝的威严,强行让天下读书人听命。

  八股文并非是一无是处,是从唐诗宋词承袭下来的文章格式,目前的科举考试,对八股文的要求其实并非很严格,作一首与众不同的诗词或一篇有见地的文章,都可以脱颖而出,得到主考官的欣赏。

  完全不能自由发挥的八股文,则是在明成化二十三年,被一群受益于八股熏陶的大臣提倡,从而沿用至满清末年。

  每年都有人反对考八股,建言废除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