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三章 孝夫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乱了套。有的妇人在驴上哄着哭泣的孩子,有的妇人头上的发髻颠簸散了,苦着脸要停下来梳头;有的鞍子偏了,整个人坠下驴来,哎呦哎呦的叫唤跑了的驴。

  还有一些妇人说肚子疼,要找个空地方便;也有的因来了月事。在行李中翻找布夹;有人吵着要给儿子喂奶,叫掌鞭来牵着缰绳;有人腿脚都麻木了下不来,叫男人帮着从蹬里抽出脚去。

  更有甚者,有的掉了首饰,叫人沿着来路去寻找。有的忘了带梳匣,叫下人回家去取,要喝水吃饭,要休息洗手,反正喧嚣的乱成了一团。

  马车磨磨蹭蹭的走了半天,朱巧巧忍不住掀起帘子,说道:“这得多久才能到?干脆先走得了。”

  徐灏笑道:“不急!此种事她们不是经历一次两次,稍安勿躁。”

  有位四十岁左右,穿着丝绸夹袄紫花布氅衣的妇人过来问道:“这车上的嫂子是谁家的?”

  徐灏下马解释道:“是沈家的亲戚,打南方而来。”

  “怪不得呢。”妇人上下打量着徐灏,神色带着欣赏,问道:“那你是?”

  徐灏说道:“我是车上奶奶的弟弟,我姓徐。”

  妇人笑道:“徐相公,可成亲了?”

  徐灏失笑道:“早成亲了,孩儿都好几个了呢。”

  妇人似乎有些失望,又问了些不痛不痒的问题,这时候道婆连说带劝的整理好了队伍,妇女们嘴上牢骚归牢骚,但还是吃力的纷纷爬上驴背,再一次踏上征程。

  这边徐灏已经做好了走不远的准备,无非是随着队伍随遇而安,反正去泰山也是纯旅游,无需急着赶路。

  不想他小瞧了这时代妇女的韧性,仅仅头一日竟然尽力走了一百里路,道婆指挥着众人夜宿一个村子,村里各家早已收拾好了房间。

  徐灏选择了不远处的驿站歇宿,带着家人忙碌一番,设置好了明哨暗哨,丝毫不敢懈怠。

  交代驿站去回族家里买了两头牛,当晚杀猪宰羊,每人一碗酒,四个山东大烧饼,一盘子熟肉和一碗杂碎汤,当然不能少了味道独特的大葱蘸酱。

  浓郁的牛肉汤的香气,引来了道婆过来解馋,徐灏总觉得天底下没有免费午餐,辛辛苦苦组织人去烧香,图的什么?

  陆续又过来了不少人,徐灏也不吝啬,吩咐送上肉汤和大饼以及老酒,乐得驿站上上下下笑得合不拢嘴,一晚上赚得钱抵得上一个月了。

  大快朵颐之时,忽然有位老妇人因上了年纪,辛苦了一天不觉困了,失手将孩子掉在了地上,把额头的油皮跌破了些,孩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夫妻俩慌忙跑过来抱起孩子,媳妇叫道:“我的儿呀,心疼死娘了。我就知道那老不死的没安好心,看把你摔成什么样了?就算和我们大人有仇,拿孩子作践算什么意思?教里的神灵看着你呢。”

  一边嘴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