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三十八章 太监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大了,堪称一本万利。这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要不说历代只闻宫女一腔怨恨,不见太监有什么委屈,一辈子捧着铁饭碗,吃穿不愁。

  徐灏感到头疼。每当太监得势的时代,民间往往相应掀起了“自宫潮”,就和后世考公务员一样,征募宦官一千人,结果应征者多达两万。

  两万人也就罢了,竟然大多先斩后奏没了小雀雀,官府不能不管,紧急增加了一千五百人的名额不算,剩下的还得安置在城外的皇庄里,很多人因此偷鸡摸狗扰乱治安。

  所以明朝宦官的规模持续膨胀是有原因的。非是皇帝仅仅贪图个人享受,便无限制的扩大编制。

  徐灏有些蛋疼了,随着明朝的风气越来越开放,民间的自由越来越多,就和历史上一样。百姓愿意送儿子当太监,这么破?

  所谓满清控制太监的数量动辄被人称道,可不想想满清的统治力度多强大?当然也是有了前车之鉴。

  徐灏能控制住有生之年的太监数量,并且压缩二十四监把人数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一纸诏书你自宫了也不收,可他死了之后呢?

  可以说没了太监,皇帝连一天的吃喝拉撒睡都没办法维持。净身房才是紫禁城的精髓所在,帝王的独一无二就是建立在太监制的基础上。

  十月初,科举张贴了红榜,捷报送到了家里,徐湖如愿中了进士,徐江则名落孙山。但也如愿可以做官了。同时宋国再一次落第,心如死灰,而一味惦记美人的上官秀才功亏一篑,同样没能考中举人。

  徐家热闹了一番,徐湖每天忙着拜师赴宴等等。即将出仕的徐江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担心妻子怀恨为难金桂,暗中对金桂说要设计让她嫁出去,以报答昔日之情。

  金桂最早是王姨娘的丫鬟,随着徐江做了官,基本没可能留在他身边,即使不舍也不得不点头,心里很是感激。

  徐江到了岳父家,不敢隐瞒,从头到尾都对富老爷说了,求岳父出手相助。

  富老爷疼爱女婿,也怕女儿真的做了糊涂事,害了丫头性命,次日就到了徐府。

  富氏出来招待父亲,富老爷指着伺候的金桂问道:“这丫头是谁?”

  徐江说道:“是我母亲的丫鬟,叫做金桂。”

  富老爷点点头,转而问闺女,“她就是时常被你埋怨的那位?”

  “就是她。”富氏盯着低着头的金桂,“仗着姨娘的势,不把我放在眼里,当我不知道你背地里勾搭少爷的丑事怎地?你等着,咱们将来慢慢算账。”

  富老爷当即沉下了脸,质问女婿,“你府上是国公门第,诗礼之家,母亲的侍女,儿子能要得么?成何体统?”

  徐江假作诚惶诚恐的模样,说道:“都是小婿年幼无知,我知道错了。”

  富老爷说道:“亲家岂能纵容你如此下作?不行,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