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八十章 氛围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近乎。一想自己做的这些事就摇头了,刘智媳妇可是人家的妹妹,一旦知道了金钟儿的事,还不得拿自己出气?赶紧走吧。别自找苦吃了。

  这边徐灏进了书房,刘智也惊喜的慌忙迎出来,规规矩矩的深施一礼。

  “自家人不用客套。”徐灏淡淡客气一句,这是头一次来他的书房。内宅倒是进了多次,四周随便打量了下,窗明净几。书架上满满摆着各种书籍,光是这些书就值不少钱,对寒门子弟来说,做梦都想有间这样的书房。

  时下徐灏一直推动在各地建立图书馆和学校,直接间接造福了万千学子,可还是远远不够,哪怕朱元璋在世时一样大力兴建学堂培养人才,但明朝的识字率始终不高,联想到后世西部等地的偏远山区,太难了。

  徐灏没敢奢望全民识字,大抵毕生之年明朝能有三分之一的识字人口,他就算死也瞑目了,实际上不keneng达到。

  最近徐灏一直在琢磨着扫盲标准,认识千八百字能读懂通俗书报,对孩子的启蒙乃是重中之重,打算派人和六部联手制定一本图文并茂的初级汉字图书,拼音能否管用徐灏有些犹豫,但还是组织了专人研制。

  如何推广一来是继续坚持在各地兴办学堂,支持本地名儒士绅开办私塾造福乡里,再来强制性的动员秀才以上,品评考察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下乡教人识字人数的多寡,至于成效如何,那就要看六部官员的能力了。反正徐灏认为最不济也能让一些百姓受益。

  简单识得一些字,如果有心的话自会教导子女,最起码也能写出自己的名字。

  另外徐灏最有信心的就是在军中推广了,这方面简单粗暴即刻,一道命令下去,保证每家军户认识百八十字不难做到。

  明朝如果按照读书人的标准,那全国的识字率会低得可怕,但是以徐灏这些年的亲身经历,城市人口很少有大字不识一个的人,类似大小多少,白黑茅厕,肉菜等经常用到的字眼,是个人都能记住几个。

  可惜认识字不代表能写出来,文盲的一大标准就是写家书了,毫无疑问非常的任重而道远。

  刘智不知三哥正在想些什么,只见他望着窗外出神,也不敢打扰,对着书童低声吩咐道:“去请奶奶出来。”

  书童飞一样的冲出去,趁着这个功夫,刘智偷偷将包儿打开一看,里面是个绸布小包,用针线缝的针脚密密麻麻,一摸里面软硬大小的东西都有。

  心痒难搔的刘智按捺住拆开一探究竟的想法,把包藏在了抽屉里,却没留意徐灏失望的看着他一举一动。

  对此徐灏也不想责备什么,如果男人能忍受得了诱惑,也就不会有妓女的存在了,貌似从来没见过一个男人会义正言辞的阻止另一个男人不要去风流潇洒,亲爹除外。

  徐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