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4章 明军当中有锤匪_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赞画军务的张若麟、马绍愉的督促,不得已放弃放弃他的持久之策。

  洪承畴只能誓师出征,一举攻破满清狗鞑子的进攻。

  他下令把粮草屯在杏山、塔山之间,亲率六万大军进驻松山。

  唐通私下给洪承畴提建议,随军多带些粮草,大军也可以在松山与满清狗鞑子进行对峙。

  要不然清军截断松山与其余两山之间的联系,锦州不缺粮,宁远不缺粮,反倒咱们这群援军缺粮。

  洪承畴其实是有些赌气的,但听了唐通的建议,也是颔首,那就随军多带着粮食。

  反正执行皇帝的命令,什么时候决战,也不是自己单方面能控制的。

  唐通负责押运粮食,尽可能的多带些粮草,既然大帅希望明清之间能够打的时间久一点,那就想法子让满清狗鞑子流更多的血,等待大帅的雷霆一击。

  洪承畴选择松山为兵马集结地,欲与清兵在这里决战。

  松山是一个军事要地,具有重大战略价值。

  它处于锦州与杏山之间,为“宁锦咽喉”,关系最为紧要。

  如松山一破,不仅仅锦州失去犄角,而且牵动全局动摇!

  洪承畴援锦前,有人曾提醒内阁首辅周廷偶:“相公入朝,愿首以松山为急,国家安危系焉,舍此无可措手矣。”

  但对于陈新甲与洪承畴之间的对抗,首辅周延儒宛如一个死人一样,根本就没说什么有效的建议,或者说不想掺和这件事。

  往好了说是不清楚辽东的形式,对于军事而言也颇为陌生。

  但是在根源而言,而是不粘锅。

  皇太极也早已看到松山的重要性,曾派出三万余骑兵,携带红衣大炮四十位,奋力攻打松山城。

  明松山路副将金国凤率守军三千人,“戮力死守”,激战四十日,清兵被迫解围而去。

  其后,皇太极几次曾试图打破松山,始终没有取得成功。

  皇太极此次大规模进兵,其策略是围困锦州,打在松山。

  明军大多数军将都看得明白,清军虽然困锦,但实际上确实窥伺松山。

  所以,围绕锦州战事,松山自然就成为双方会战的必争之地。

  当天夜里,洪承畴就带进驻松山,随即得到报告,言清军狗鞑子还驻扎在乳峰山东侧。

  于是洪承畴下令己方士卒连夜占据乳峰山西侧,与清军对抗。

  居高临下,发火炮,投滚石,都极为便利。

  洪承畴又传令驻营东西石门,以分清兵之势,使之腹背受敌。

  再立车营,环以木栅成城。

  济尔哈朗派人观察,明兵环松山城结营,步兵立大营七座。

  明军驻扎于乳峰山与松山之间,掘长壕,树木栅护卫,骑兵则驻于松山东、西、北三面。

  大明六万人马进驻松山周围,经过一番布置,显示了它的雄姿盛容。

  乳峰山上山下,营寨林立,旌旗翻飞如浪,战马发出阵阵厮鸣,令人怵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