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86章 整治商人_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改为雇佣方式,积极上交赋税。

  但是目前而言,他们的业务受到了极大的缩减。

  秦晋四川湖广等地,有贺今朝先前支撑的潞绸、蜀锦作为主要销售产品,力压松江府商品,甚至经过船只运送到广东去。

  只是因为他们没有锤匪这个后台,在政治上依靠大明,屁用没有。

  这条商路被贺今朝扶持的商人,挤压的十分难受。

  至于往山东临清商陆,不仅道路断绝,积压在临清的货物,也无法卖出,甚至还被官兵、闯贼所抢掠。

  广西、云南等地通商极为不安全。

  路上不是被官军抢掠,就是被流寇抢掠,根本就走不通。

  这些商人想要求贺今朝开个口子,让他们产出的棉布也能喝口肉汤,如果运河重新通商也是极好的。

  卖给大明官府还是卖给闯贼都无所谓,只要货物卖出去,不被积压极可。

  就算是卖给福建的郑家,可人家的价格也压得低,日本、琉球那点弹丸之地,根本就没法吞掉这么多货物。

  当然在大明的通报里,违背朝廷禁令通番以“闵之奸商”为主,浙人、南直隶为辅。

  自从万历年间,通番的地点已经从福建海橙渐渐北移,转到浙江宁波。

  通番者之所以渐由闽人转为浙、直之人,是由于杭州等地因是通番商品的产地,置办贸易货物较之福建便利,价格便宜。

  宁波等地驶向日本较之海澄距离短一倍,费时少、成本低,所谓通倭“莫便于越”。

  大明后期,苏州、杭州、嘉兴、湖州及其周围的乡镇,是全国最为重要的丝绸产地,对外贸易中的丝绸几乎全是由这些地区生产的。

  苏州、杭州又是书籍刻印中心和药材等商品的集散中心。

  生丝、丝绸、书籍、药材等商品是日本最为需要和最为紧缺的。

  “大抵日本所需,皆产自中国,如室必布席,杭之长安织也。

  妇女须脂粉,扇、漆诸工须金银箔,悉武林(杭州旧称)造也。

  他如饶之磁器,湖之丝绵,漳之纱绢,松之棉布,皆为日本所需。”

  从中国输往日本的商品,生丝和丝绸,布匹占据十分之七。

  生丝价格一经确定,其余各色货物价格也都是以生丝价格为标准。

  无论是闯贼还是锤匪士卒,手里都有了些许银子,给家里妻儿老小扯布制作新衣服根本就不在话下。

  这群商人对内便瞄准了这些客户。

  谁愿意锦衣夜行啊?

  他们这些商人就愿意让旁人锦衣昼行,如此方能卖出更多的货物。

  大家都有攀比的心思,这是人性。

  “此事也不是不行,给他们口汤喝,但要坚决打击走私,我们可以组织往日本、琉球、吕宋贩卖货物,收取赋税,如此才算是正常的商业买卖。”

  通番在大明屡禁不止,整个江南沿海从官府到民间对外贸易上各个环节都存在着问题。

  请收藏:https://m.bq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